新春走基层·走进新质生产力一线丨科创之笔描绘智造新蓝图——走进全球首个挖掘机全流程智能制造基地

2025-02-10 07:54:48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俞慧友

春节期间,科技日报记者探班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来到了土方机械产业园内的一座宽敞厂房。在厂房顶部,由白色框架构成的空中长廊里,各种机械构件正有序穿梭。

这里便是中联重科挖掘机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该工厂是全球唯一一个实现挖掘机全流程智能制造的基地,平均每6分钟就能下线一台挖掘机。不久前,它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

工程师现身“无人区”,智能产线上新品

长廊一侧的生产线上,身着工装、佩戴各色安全帽的工作人员正辛勤忙碌。

“戴黄色安全帽的是智能制造现场工程师。他们主要集中在挖掘机的上装线区域,负责关键的电气、液压管线装配工作。”中联重科土方机械公司工艺部副经理欧阳书荀说话间,又指向了长廊的另一侧,“这是挖掘机下装线区域,也是智能化程度极高的‘无人区’。”

不过记者注意到,尽管这里被称作“无人区”,但还是有一些头戴白色安全帽的工作人员穿梭其间。欧阳书荀解释道:“这是工艺工程师。最近我们的产线将‘上新’多个新品类挖掘机,他们正对新品挖掘机的自动化设备程序进行调试。”

这条全长200多米的装配生产线,可以生产上百种不同品类的挖掘机。中联重科土方机械公司总经理助理毛青说:“我们的市场已覆盖全球近200个国家。这条生产线不仅要生产不同规格、参数的挖掘机,还要具备分钟级交付设备的能力,这对生产线的智能性和柔性都有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为此,中联重科以工业互联网为底座,采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打造了端对端的数字化协同平台。不仅如此,该企业还建设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柔性供应链运营体系,构建起“看不见的智慧内核”,以支撑柔性制造。

边走边聊中,多辆播放着钢琴曲的自动导引运输车(AGV)陆续从记者身旁驶过。

“在传统生产中,因无法智能调度配件物料,常常会出现某个或多个生产步骤‘停工待料’的情况。”欧阳书荀介绍,现在,产线上共有上百辆AGV。工作人员通过智能仓储库对每个生产步骤进行物料调度和分配,指令AGV准点将物料送到需要装配的步骤上。这不仅使生产现场变得整洁规范,还大大降低了仓库占用率。

春节更像“劳动节”,加班加点保交付

“目前,我们有70%的业务在海外。今年春节,大家坚守岗位,保障海外市场订单的交付。”毛青笑道,“对我们来说,春节更像是一个特别的‘劳动节’。”

“以前春节期间加班加点的主要是技术工人,如今的智能化生产线需要‘幕后’工程师的技术支撑。工程师和技术工人都得把春节当‘劳动节’过。”欧阳书荀说。

记者了解到,中联重科挖掘机数字化全流程管理智能工厂目前已突破复杂坡口加工、“黑灯”技术、智能仓储、空中物流等77项关键技术,实现智能产线的全面搭载与深度应用,累计申请产线专利200余件。

此外,该工厂还规划建设了60条高度柔性化的智能产线,运用360多台自动物流AGV和240多台工业机器人,同时集成11个信息化系统,可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技术及智能装备,被认为是行业内智能化程度最高、柔性最高、装配精准度最高的智能工厂和无人化“黑灯产线”,整体工艺水平达到国际领先。通过创新挖掘机全流程智能制造新模式,该智能工厂带动了行业的技术革命,实现挖掘机生产模式的根本性突破。

近期,中联重科的技术团队正琢磨如何开发适应全球各地工况的新产品制造工艺。

“工程机械行业具有周期性,目前国内市场有待行业‘气温转暖’。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海外市场拓展策略,为‘接续登高’做准备。”毛青说。

责任编辑:何沛苁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