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观雪、百米捕风,航天气象装备保障亚冬会不惧风雪考验

2025-02-09 19:11:59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何亮 付毅飞 通讯员 王娟 王斯正

“千米观雪、百米捕风”,第九届亚冬会实现了往届亚冬会难以企及的气象服务目标:面对大风天气,每隔100米甚至更短,就有一个预报数据;应对降雪来袭,相距数千米范围,也能对整个赛区进行无死角监控。

精细化气象服务实现质的飞跃!

“这离不开航天气象设备做支撑。”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3所航天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23所航天新气象公司)技术人员表示,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外围的比赛保障区域内,5部X波段天气雷达、3部P波段风廓线雷达共同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气象监测网,对赛场及周边区域的天气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为哈尔滨亚冬会的顺利举办保驾护航。

P波段风廓线雷达:百米级分钟级“捕风神器”

天气是雪上赛事最敏感的因素之一。赛场临近山区,天气千变万化,这对气象预报的精准度提出了极高要求。

哈尔滨亚冬会共设置6大项11分项64小项竞赛项目,其中滑雪登山、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等项目首次进入亚冬会。为了保障室外雪上项目顺利进行,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通河、伊春三个气象站点,P波段风廓线雷达严守以待,实时监测大气风场变化。

“这是一种‘百米级、分钟级’的‘捕风神器’!”23所航天新气象公司技术人员告诉记者,P波段风廓线雷达能以高时空分辨率连续“捕捉”150米至16公里探测高度范围内的风速、风向、垂直气流等气象要素。而且,该雷达的时空分辨率高,在常规观测模式下,数据输出间隔为3至5分钟;若在加密观测模式下,雷达每1至2分钟就可探测生成一组风廓线数据。

“借助这种专门探测大气风场垂直分布的遥感设备,气象系统可以实现提前预警突发性强风或垂直气流变化,为高山滑雪、跳台滑雪等赛事的组织安排,提供精准气象决策支撑。”该技术人员说。

X波段天气雷达:“千里眼”立体扫描每一片雪花

天气对冰雪赛事的考验,除了大风,还有降雪。

为了精准预测天气变化,在中国气象局的指导下,23所航天新气象公司在黑龙江省绥芬河、北安、依安、阿城和七台河安装五部X波段天气雷达,创新性地开展了X波段全固态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协同组网观测。

“组网观测可对整个哈尔滨亚冬会赛事区域进行无死角监测。”23所航天新气象公司技术人员表示,这种协同式的“立体扫描”,能显著减少监测盲区,每一片雪花都有多部雷达共同“注视”,让它“无处遁形”。

降雪不仅会影响赛道的雪温和雪质,还会带来新增积雪,使赛道表面松软,摩擦力增大,不利于选手发挥。而且,降雪还可能造成赛道结冰,也给参赛选手带来安全隐患。

而X波段天气雷达对降雪的监测有独特优势。该技术人员介绍,作为一款可探测雪粒、云滴、冰晶等气象目标的遥感设备,该雷达能够更早、更准确地捕捉到降雪的初始阶段。“它可实现探测距离75公里的中小尺度降雪等天气过程,包括降雪云团运动情况、降雪强度等数据产品。”

与其他波段的天气雷达相比,X波段的天气雷达以高精细化著称。在常规观测模式下,这种雷达每6分钟即可生成一组探测数据。针对降雪过程,设备可切换至降雪观测模式,并将数据采集频率加密至每3分钟一组,实时监测降雪过程的变化特征。

记者了解到,一部位于阿城的X波段天气雷达,就能实现对哈尔滨市国际会展体育中心、亚布力体育训练基地等赛场的全覆盖,为各类室外项目提供最直接的降雪气象保障。

(受访单位供图)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