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魏依晨
近日,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公布2025年江西农业主推技术名单,江西省名特优水产品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研发的澳大利亚淡水龙虾池塘健康养殖技术、稻螺综合种养技术和鳜饲料驯化及池塘养殖技术成功入选。
记者获悉,澳大利亚淡水龙虾池塘健康养殖技术由体系首席专家赵大显团队主导研发与推广。近年来,澳大利亚淡水龙虾凭借个体大、生长快、肉质鲜美的优势,成为水产养殖热门品种。自2021年起,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畜牧水产技术推广处携手南昌大学等单位,在横峰县等地开展相关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团队聚焦养殖环境优化、虾苗筛选、饲料投喂策略以及水质精准管控等关键环节,成功构建了一套成熟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
横峰县示范基地测产数据显示,澳大利亚淡水龙虾池塘亩产可达300千克,亩均利润高达2万元。这一技术既为养殖户带来丰厚收益,也丰富了江西水产养殖品种结构。
稻螺综合种养技术由体系岗位专家王海华联合团队骨干马本贺,以及赣西综合试验站站长吴海军、赣南综合试验站站长刘文玉共同研发推广。这一技术将水稻种植与螺养殖有机融合,通过优化养殖环境、完善稻田工程、科学规划水稻种植、合理安排种苗放养及精细化养殖管理等关键步骤,可实现稻螺双丰收。
在这一生态种养模式中,螺的活动促进水体流动,减少水稻病虫害发生,其残饵和粪便还能为水稻生长提供天然生物肥料;而水稻的净化作用则为螺营造了优质的水环境,大幅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近三年,该技术在萍乡、新余、景德镇等地示范推广,辐射面积达1.5万亩,平均亩产水稻400千克、螺300千克,亩综合产值超过4400元,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鳜鱼作为我国传统名贵鱼类,肉质鲜美、经济价值高,深受市场欢迎。但传统鳜鱼养殖模式存在饵料鱼供应不稳定、养殖水体污染严重等问题。为此,体系岗位专家张燕萍带领团队经过多年钻研与实践,研发鳜饲料驯化及池塘养殖技术。该技术通过网箱驯化、池塘养殖等关键环节,实现鳜鱼从依赖传统活饵养殖向人工配合饲料养殖的转变。据测算,采用该技术养殖鳜鱼,饵料成本可降低50%,亩产效益可达3.8万元,比传统活饵养殖效益高出一倍以上。
目前,该技术已在彭泽县等地推广应用。未来,江西省名特优水产品产业技术体系将加大技术推广力度,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等方式,帮助养殖户掌握先进技术,提升养殖效益。专家团队将持续研发创新,优化技术体系,为水产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助力农业强省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