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龙跃梅 洪敬谱 王禹涵
2月5日,乙巳蛇年首个工作日,多省“新春第一会”如约而至,吹响稳增长、促发展的“冲锋号”,传递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牢记嘱托担使命,实干前行谱新篇。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各地将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机遇。
广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开创广东发展新局面,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优势所在、使命所在。”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说。此次大会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广东连续第3年在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方洪波说,广东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备,广东机器人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将持续释放,让企业对市场前景更加充满信心。
经过长期发展,广东成长出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2024年,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8%。
如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广东将点燃科技创新澎湃引擎,建好用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深入实施“广东强芯”、核心软件攻关等重大专项,采取“大兵团”战役式作战模式,让“超级平台”产出“超级成果”。
东莞市委书记韦皓表示,东莞将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建设等,组建一批创新联合体和中试平台,更好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
当天,《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发布。
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
2月5日,湖北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举行。“当前,湖北整体提升支点建设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在会上表示,到2030年,力争湖北省经济总量达9万亿元左右,基本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到2035年,在中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为实现这个目标,湖北将实施七大战略:大力实施能级跨越战略,整体提升支点战略支撑力;大力实施科创引领战略,整体提升支点创新策源力;大力实施产业倍增战略,整体提升支点产业竞争力;大力实施枢纽提能战略,整体提升支点开放辐射力;大力实施美丽湖北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生态承载力;大力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整体提升支点文化影响力;大力实施区域联动战略,整体提升支点区域协同力。
湖北省科技厅厅长冯艳飞表示,湖北科技系统将锚定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目标,加快推进创新体系“强核”、创新力量“筑峰”、科研攻关“攻坚”、产研一体“融合”、科技改革“突破”五大行动,在长江中游和中部地区更好发挥创新策源功能,为支点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力支撑。
安徽: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2月5日,安徽召开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安徽省委书记梁言顺在会上强调。
梁言顺说,新时代新征程上,安徽要加快打造“三地一区”,最大的变量就是创新,最关键的着力点就是新质生产力,必须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抢占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安徽将持续强化高质量科技供给,在抢占科技制高点上奋勇争先,在有效化解“卡脖子”难题上担当作为,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上闯出新路,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推动高效能产业创新,扎实推进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未来产业培育壮大工程,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着力构建体现安徽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安徽将进一步培育高质量经营主体,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实施制造业优质企业成长计划,加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营造高水平创新生态,夯实人才智力支撑,用好金融源头活水,畅通体制机制堵点,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我们要持续用科技改造现有生产力、催生新质生产力,为不断推动经济总量在全国往前赶、经济增速在长三角往前赶、各省辖市经济总量在全国往前赶提供澎湃动能。”梁言顺说。
陕西: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
在陕西省“新春第一会”——深化“三个年”活动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动员会暨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上,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表示,要以蛇行千里的劲头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焦聚力打好“八场硬仗”,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奋力推动陕西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突破。
2023年,陕西省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三个年”,即全省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这也成为近两年“新春第一会”的核心主旨。
“要紧扣科教协同育人、产学研用融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力破除制约教育科技人才互动的堵点卡点。”赵一德表示,“今年工作任务重,要在深化‘三个年’活动中聚焦聚力打好攻坚硬仗,以重点突破之功收带动全局之效。”
扩大投资、提振消费、拓展外贸、建设重点产业链群、稳就业促增收……会上,陕西省细化工作目标任务,科学设定“目标值”,精心设计“路径图”。
2月5日下午,西安高新区集中开工23个项目,总投资额271.6亿元,涉及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呈现出赋能产业发展、推动总部经济集聚、增强民生福祉三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