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  春节电力有保障

2025-02-05 20:19:1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陈曦 通讯员 王朝阳

春节期间,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千家万户灯火辉煌。这喜庆祥和的背后,离不开充足稳定的供电保障。国网天津电力充分发挥科技的强大优势,力保春节期间供电安全稳定,以实际行动守护万家灯火,让百姓能够安心、舒心地享受幸福团圆年。

微气象检测系统可应对恶劣天气

在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的1000千伏特高压海河变电站内,国网天津高压公司的值长曲楠带领着李卓琪、郝运阔开展春节保电特巡。

他们熟练地操作着数字特高压平台,实时监测画面中,不仅有无人机、智能巡视机器人、室内轨道机器人形成的“空天地”一体化巡检,还有一个独特的数据板块为这座天津地区唯一的特高压变电站保驾护航。

这就是国网天津电力在该站设置的微气象检测系统。它可以实时收集变电站内重要点位风力、风速、温度、电场、太阳辐照及云团等数据,利用融合算法,对未来天气和局部气象灾害进行精准预测,未雨绸缪,提升恶劣天气下的应急处置能力。就像人类的皮肤,感知到环境变化后,及时传回大脑做出应对。

海河变电站站长贾彬介绍:“大区域的天气变化容易防备,但微气象则更应谨慎,海河站设备复杂,运维点位多,要想高质量完成电力保供任务,这类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必不可少。”

作为华北特高压骨干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河站是春节电力保供任务的重中之重,其运维难度不言而喻。“春节期间,我们严格按照排班不间断地进行运维、巡视,再加上这些行之有效的科技手段助力,保障特高压设备的安全运行,我们很有信心。”贾彬说。

自主巡检技术让山乡线路安全无虞

春节前夕,蓟州山区大雪,这几天风又不小,风雪后的巡视尤为重要,国网天津蓟州公司的工作人员带着系统提供的任务清单,有的放矢地开展线路隐患排查。

“负荷大的点位需要红外测温,有的设备需要查接地,各不相同。”国网天津蓟州公司运维检修部副主任张金虎说,“我们超前通过大数据分析,科学研判,按照局部气象、地区特点等因素,因地制宜地安排工作,有针对性地保障春节期间用电安全。”

据了解,针对山区、乡村等地形复杂区域的输配电线路,国网天津电力采用人工特巡结合无人机自主巡检等技术手段,对设备重要点位实施精细化、清单化巡检,确保电力设施安全无虞。

“数字孪生”严密巡护“大脑中枢”

城市的核心区中,地下电缆如同毛细血管般错综复杂,却肩负着输送电能的重任。国网天津电力的电缆智能管控系统,如同“大脑中枢”严密巡护保障着地下电缆设备的安全,不仅能实时监控全市6000个电缆通道防护摄像头,还可以利用“数字孪生”技术远程巡护地下电缆隧道。

“‘数字孪生’通过数字建模和实时感知,将重要电缆隧道‘搬’进了我们智能管控系统,实时掌握隧道温湿度、气体含量和电缆本体温度、环流局放等信息,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巡检效率。”在国网天津电缆公司智控中心的监控大屏前,值班员冯韬和尹航介绍说,“从春节前夕开始,我们还增加了空中巡检手段,以往两天的巡视测温任务,无人机6小时便可完成。”

据统计,春节期间国网天津电力共安排运维人员六千余人次、完成630座变电站、712条主网线路、6.8万台区可靠供电;部署应急抢修队伍107支,抢修人员1783人,配备应急抢修车637辆,三个城市供电网应急抢修中心24小时在岗值班,为我市春节期间可靠供电提供坚实保障。

(国网天津电力供图)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