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楼加梯”,探索因地制宜的“加梯之路”

2025-02-04 20:07:25 来源: 新华网 点击数:

新华社记者 郭宇靖

春节期间,虽然自家楼门口布满了施工脚手架,但70岁的居民陈大爷十分欣慰。原来,搁置数年的老楼得以施工加梯,老年人出门下楼即将打破这堵“墙”。

毗邻“中国硅谷”,出门却“形同龟速”——此前,陈大爷所在的中关村街道知春里西社区不少居民反映,没有电梯,老年人出行“最后一公里”成为难题。

方便群众出行,老楼加梯是民之所盼。近年来,北京市加快老旧小区改造,越来越多的住户有了出门“快捷键”。知春里西社区书记李蕾介绍,经过前期调研、形成设计方案、审批立项等步骤,2019年,知春里小区就形成了16部电梯加梯计划,其中14部已安装投运。但还有2个楼门的电梯“搁浅”,成了住户心中的“大山”。

“部分住户之间难以达成一致,大家做了很多工作,但由于当时执行‘一票否决’规定,这两个单元门的住户还是被落下了。”李蕾说。

根据规定,老楼加装电梯需业主达成一致意见,有一户不同意,就无法施工。社区和居民甚至组建了“加梯小组”,反复协商仍然未能突破。

北京市一则新政打破了僵局。2023年9月,北京市多部门出台《北京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操作指引(试行)》,明确老楼加装电梯全套规范流程。启动老楼加装电梯业主表决比例按照《民法典》“双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参与,“双四分之三”以上业主同意的规定,即启动项目报建确认工作。

好消息传来,社区立即组织居民进行新一轮确认,针对不同楼层居民提出的新诉求重新协调,反复沟通后,优化修改施工方案。

对过去的“一票否决”进行优化调整,是否意味着可以不理会有居民反对的声音,而强制施工?新的政策明确,要建立共同协商的工作机制,也就是要寻求各方利益最大公约数,协调业主达成一致意见。

李蕾说,这事实上给予居民更多表达意见的空间。新办法出台后,一户居民不同意并不影响最终结果,大家碍于面子的心理负担小了,更能表达真实需求。

“施工可能对墙体有伤害”“电梯会不会挡光?”……就这样,在大家充分表达意见的基础上,两个单元居民一起想办法,对不同住户提出的疑虑逐一解决,最终2部电梯得以开工。“真的感谢邻里街坊间的互相理解,才有了今天的‘满意方案’。”很多居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李蕾认为,得益于多级政策和各方努力,老楼加梯越来越顺。“过程确实难,但是看着开工后居民每天出入楼门都带着笑容,再难也值得。”

北京市海淀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说:“老楼加梯”并不是一项政府大包大揽的工作,而是在尊重每一户居民意见的基础上,靠居民互相信任、自治协商才能达成最优解。海淀区也在不断总结、提升、改变中,探索出一条因地制宜的“加梯之路”。

一部部电梯的背后,是北京持续为民解决难题画好“同心圆”的决心。北京市住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北京建立健全市级老旧小区改造联席会制度和市、区、街镇三级联动机制,老旧小区改造连续多年列入市政府重点工作和重要民生实事。同时,运用“一户申请就启动,达到比例就确认,协商一致就开工”的方式,推进应加尽加。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北京已完成适老化改造的市属老旧小区1060个,还有600余个在施项目,惠及老年人群约150万人;已累计加装电梯4426部,受益居民约5万户。2024年以来,北京市还上线“加梯地图”,居民可以在线提出加梯意愿,“一键直达”幸福生活。

责任编辑:陈可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