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蹚出提升成果转化效能新路径——专家解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之一

2025-01-27 07:51:16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在部署“培育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一重点任务时,《纲要》对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的路径作出明确规划。

《纲要》指出,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打造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加强与各类技术转移转化平台和高新园区等的协同,搭建校企联合研发、概念验证、中试熟化等平台,建强技术转移转化等专业人才队伍。

“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已经作了重要部署,例如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制度,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等。此次《纲要》则在具体做法上作了安排。”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主任陈柏强说,“从体制机制保障到具体路径指引,我们感受到国家在切实蹚出一条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之路。”

探索路径,推动科技成果找到“用武之地”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在解读《纲要》时指出,科技成果转化对于将科技创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认为,要通过与高新技术企业共建校企联合科研平台、共设产学研前沿探索基金等,推动前沿创新技术和“卡脖子”基础技术的科研攻关;要通过企业出题、高校“揭榜挂帅”的合作机制,实施产业创新需求牵引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区域创新驱动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也持续优化修订成果转化制度体系,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为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单设高级职称通道,逐渐清除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障碍。”丁奎岭介绍。

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作为高校内设机构型技术转移机构,是全国率先开展高校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和培养工作的开拓者之一。该中心副主任徐啸副研究员就是技术经理人队伍中的一员。

徐啸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目前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产业需求结合还不够紧密,科技成果转化还存在一些难点堵点。技术经理人是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桥梁纽带,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催化剂。要让高校院所的大量科技成果找到“用武之地”,就必须探索出技术经理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有效模式。

“《纲要》专门提到了‘建强技术转移转化等专业人才队伍’。从实践中我也充分体会到,技术经理人要更专业,知识结构也要更多元。我们必须继续学习、不断成长。”徐啸说。

搭建平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陈柏强认为,《纲要》重点突出了开放协同理念,引导高校跨出围墙,和区域、企业、高新园区等合作。比如,校企可以联合共建概念验证、中试熟化等转化平台,进行资源整合,搭建全生态链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为了深入推动高校有组织科研,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在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等相关部门支持下,中国千校万企协同创新平台成立。

该平台秘书长赵强告诉记者,千校万企平台的主要工作任务与《纲要》提出的要求高度吻合。他认为,推动高校与企业强化创新合作,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提升创新体系效能,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我们想探索校企协同创新模式,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推动校企合作,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加快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转化。”

《纲要》也明确了国家大学科技园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重要平台作用。

国家大学科技园被视作高校与产业的纽带,不过,此前部分大学科技园存在定位不清、大学属性不足、科技属性缺失、园区功能薄弱等问题。在前不久举行的2024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主题交流活动中,华南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唐洪武表示,大学科技园要干科技的事,要促进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要为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创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更加积极、更具特色的作用;科技创业要进一步形成现实生产力,体现科技创新的重要引领作用。

多位在高校一线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受访者说,优化重塑后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不同于此前传统观念中的“科技园公司”,其内涵已发生革命性变化。他们建议,在顶层设计上,应将新时期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与近年来国家着力推动的高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有机统一起来,不能另起炉灶、分而治之,避免造成管理混乱和互相掣肘。

责任编辑:何沛苁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