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通讯员 张伟 理永霞
日前,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在北京香山组织召开未来5-10年我国松材线虫病研究发展讨论会。来自中国林科院、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农业大学等19所研究院和大学的松材线虫病研究领域科学家和专家学者48人参会、交流和讨论,最终形成了未来5-10年我国松材线虫病研究发展的“香山共识”。
“香山共识”认为,1982年我国在南京首次发现松材线虫病,由于寄主植物和媒介昆虫的多样性和广布性,40多年来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遭受了重大的危害与损失。由于松材线虫基因表达调控适应环境变化的功能十分强大,其入侵扩张不受温度的制约,我国广袤国土上的9亿亩松林将长期面临着严重的入侵风险。松材线虫在我国正在历经着从入侵种向本地种演化的自然过程,这将是一个漫长的群体免疫自然形成过程。介导这个过程,最大程度地降低损失,是中国科学家长期的历史使命。
“香山共识”指出,科技的进步为松材线虫病的研究奠定了新时期的发展基础,将深刻影响着松材线虫病诸如致病网络的分子靶点机制、诊断与检测技术、监测与预警技术、RNAi等绿色药剂研发、景观大尺度生态抵御技术等的研究与研发。聚焦国家目标,有所为有所不为,阶段性短周期地持续产出研究和研发成果服务国家急需是中国科学家的重大任务。
与会科学家和专家学者认为,科技部即将结题验收的松材线虫病揭榜挂帅项目,在松材线虫病的基础研究、监测预警、野外快速诊断、联邦系列药剂、疫木处理以及天敌利用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面向未来,将进一步高度聚焦国家目标,遵循利用自然力和介导自然过程的科学理念,奉行基础理论与技术产品刚性关系的有效创新;同时,提倡国内和国际的大协作,降低松材线虫病造成的损失,介导松材线虫的自然演化进程,加速其稳定平衡状态的尽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