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话职教】
科技日报记者王迎霞 通讯员 刘艳艳
戴着头盔,握着焊枪,在宁夏石嘴山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车间内,几名学生正在埋头苦学新型焊接技术。在四处飞溅的火花中,他们通过电弧把熔化后的金属成功接到一起。
“注意力集中,手、眼、腰、脚要稳住,一个呼吸起伏都可能影响焊接效果!”旁边,一位教师正在为同学们进行讲解。他就是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机械工程系焊接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刘强。
年复一年,刘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生,其中很多人成为宁夏焊接行业骨干。正如他所说:“一道道完美焊缝,是我人生价值的体现。”
从好学生到好老师
记者:您如何进入到目前所在的工作领域?
刘强:我进入焊接行业已经整整30年了。1994年,作为宁夏工业学校的优秀毕业生,我留校任教,成为焊接专业一名实习指导教师。当学生的时候,我是有名的“拼命三郎”,当了老师后,自然而然就把工匠精神渗透到教学工作的点点滴滴。
记者:如何从好学生成长为好老师?
刘强:我们以前跟着师傅实习,师傅不多说话,基本都是他干,我们看。说实话,这样的教学进度比较慢。后来,我教学生时,注意到了这一点。为提升效果,每次实训之前,我都要给学生亲自示范动作要领,讲解注意事项。
像我这样在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师,自己干,能干出精品;给学生讲,能讲到重点。我相信,只要讲究方法,严格要求,就没有学不会的学生。
记者:听说您对学生要求特别严格?
刘强:想做一名优秀焊工,没有捷径,唯有苦练。我从来都是领着学生一点一点学,一招一式练。学生们保持一个焊接姿势一干就是一下午,全天下来腰酸背痛。即便如此,我也没有“心慈手软”。
为了提高焊接质量,我要求学生将每个焊件进行“内拍”,即无损检测,看焊缝中有无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一旦有缺陷,产品就不合格,必须重新做。
我还要求焊缝高度误差不能超过0.5毫米,相当于铅笔尖的粗细。这在常人看来,简直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对于学生的焊接产品,我从来都是一点一点检,一件一件查,确保焊缝合格率达到100%。如此一来,没有学生敢偷懒,他们都自觉加大了训练强度,进步很快。
记得备战2018年世界技能选拔赛时,我带领学生投入了紧锣密鼓的训练。在半年多时间里,我没给自己和学生放过一天假。他们训练到几点,我就陪练到几点。
付出得到了回报。比赛中,当我们的学生把焊接作品展示出来时,连评委都不住惊叹:“真是一件工艺品!”那一刻,我欣慰极了,觉得所有的汗水都是值得的。
聚焦需求搞创新
记者:严师出高徒。您在培养职业技能人才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刘强:孩子们很争气。在我的指导下,学生连续两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焊接技术三等奖,填补了宁夏在全国大赛焊接技术类奖项的空白;获得全区焊接技能大赛一等奖1个、二等奖8个;取得了第44届世界技能选拔赛宁夏赛区理论与实操总成绩第一的好成绩。我本人也被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组委会聘为焊接项目中国教练。
记者:听说您不仅在校教学生,还与石嘴山市多家重点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
刘强:是的,我累计带徒超过5000人。这些年,我参与了各类焊接专业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培训,旨在提升宁夏及周边地区企业员工的焊接技术水平。
我指导企业员工参加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赛,他们获得了1个一等奖和2个二等奖,我指导的参赛团体也获得了一等奖,这是宁夏煤炭行业企业取得的最好成绩。
记者:目前,您带头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主要专注哪些领域的技能创新?
刘强:2017年,“刘强技能大师工作室”获批成立,启动传技带徒、创新攻关、技术交流等多项工作,为加深校企合作奠定了基础。2022年,“刘强(电焊工)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成立。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了解决企业的疑难问题,工作室多次开展实地调研,发现企业现在最需要的是自动化焊接技术类人才,我们的培养方向自然就瞄准这一领域。
记者:您的工作室如何推进技术攻关?
刘强:工作室主要通过项目实施推进工艺升级。比如,此前,我们工作室与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焊接技术组,针对企业项目“铜与42铬钼钢的焊接”技术展开攻关。
这个项目是该公司为维修一台进口掘进机配件而制定的。我们与企业技术人员通力合作,采用氧焊法对铜与42铬钼钢进行焊接,成功破解了配件维修难题,为企业节省了大量资金。
此外,工作室还专门设计研发了“多功能焊接工作台”。它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在很多学校的焊接教学中得到推广使用,效果非常好。
充分发挥“头羊”作用
记者:在您看来,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逐步扭转和消除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刘强:办好职业教育,需要政策助力,需要社会力量参与,最重要的是需要职业院校主动作为。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一直觉得,要扭转和消除这种偏见,关键在于切实提升职业院校办学质量。
到现在,我已经送走了十几届毕业生。我们学校近几年与企业开展了“订单式”培养计划,焊接专业的学生因为技术过硬,每年还没毕业就被多家用人单位抢先预订。这说明,只要办学质量高、人才技术好,职业院校的学生照样可以获得很好的工作机会。
记者: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应如何发挥引领作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更多能工巧匠?
刘强: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型人才,也需要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人才。对我们而言,这是更大的挑战。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应该充分发挥“头羊”作用,努力成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发与推广基地,成为新时代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
对我们工作室而言,要继续加大校企合作力度,联合展开技术攻关,培养更多技术过硬的焊工。要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中去。目前,我带领工作室成员已经编写了10多本焊接专业教材。
记者:除了人民教师,您还有一个身份,即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您是怎么看待这些身份的?
刘强:我经常教育学生,必须踏踏实实,持之以恒,才能得到一道完美的焊缝。两个不同的身份,都承载着沉甸甸的使命,让我在职业教育事业上勇毅前行。我将以为国家培养新时代的大国工匠为己任,为教育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