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洪敬谱
22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融合点”行动安徽活动首场对接会在合肥举办。
活动中,安徽省科技厅、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等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共同启动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融合点”行动安徽活动。随后,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现场发布中国科学院约2400项拟转化科技成果和4.4万件专利;来自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计算技术研究所、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8项优质成果现场进行路演,并与技术需求方、投融资机构、孵化载体进行交流对接。
安徽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吴劲松表示,举办“融合点”行动安徽活动是中国科学院和安徽省深入落实院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推进协同创新的重要抓手,也是安徽抢抓机遇、促进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在安徽落地转化的关键举措,对于推动全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建国表示,中国科学院始终高度重视与安徽省在科技、人才方面的合作,希望以“融合点”行动安徽活动首场对接会为开端,坚持需求导向,构建长效、精准的供需对接合作与定向选题机制,通过政府、高校院所、企业、投融资机构、证券交易机构、社会化专业机构等多方面共同发力,贯通创新链条,聚合各类要素,让更多重大成果在安徽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据了解,2024年11月,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启动实施了科技成果转化“融合点”行动,旨在把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和成果转化的“融合点”紧密衔接。
自“融合点”行动开展以来,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和安徽省科技厅密切合作,共同制定了《“融合点”行动安徽活动方案》,初步构建了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和安徽省科技厅共同牵头,中国科学院系统各院所、各市科技局、相关科技服务机构及金融机构共同参与、覆盖中国科学院全系统和安徽全省的成果转化对接机制。针对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向安徽推送的科技成果和专利,安徽省科技厅围绕组织全省16个市和省成果转化中心、安徽科技大市场等专业机构,摸排了460多项技术需求,已匹配对接153项,其中30项已达成合作或初步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