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高铁线路上的“智慧眼”

2025-01-22 12:59:38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魏依晨 通讯员 赖紫轩

1月22日凌晨4时20分,一辆4C接触网检测车返回至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南昌供电段南昌东供电工区轨道车库,结束为期20多天的杭昌高铁、昌福高铁、京港高铁安九段等多条高铁线路检测之旅。

4C接触网检测车,车顶有30个2500万像素的高清智能摄像头,组成接触网悬挂状态监测系统,大家一般称其为“智慧眼”,每次巡检时以80km/h的速度对接触网进行全方位、全截面、无死角的立体式拍摄、测量接触网的支撑装置、接触悬挂和零部件,再辅以智能和人工分析,任何一处接触网的设备隐患都逃不出它的“火眼金睛”。

“4C接触网检测车的工作效率特别高,以往需要30人步行巡视1个月才能检查完的设备,现在只需要1周就可以完成,并且每个螺栓、线夹等细小零件都能看得清,可以彻底消除人工因距离过远或视野盲区导致漏检的情况。”接触网工黄巍鹏介绍说。

检测时,4C接触网检测车车顶的LED频闪补偿光源会发出一段一段的闪光,监控屏幕上出现沿途接触网部件的图像,这些数据会同时上传至系统终端,检测分析中心的监测分析员可以通过系统随时调用现场图片进行检查,针对性安排维修施工作业计划,保障接触网设备运行安全可靠。

“为保障春运期间铁路供电设备正常运行,我们利用4C检测车开展为期20多天的接触网设备技术状态周期性检测,排查接触网设备‘松脱卡磨断’等一系列隐患。”黄巍鹏正在对4C数据进行检查汇总、拷贝。

在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南昌供电段的检测分析中心,监测分析员正在比对分析。4C接触网检测车此次拍摄了近1000万张高清照片,针对如此巨大的工作量,目前,监测分析员开始使用4C最新的智能识别系统,每秒能够识别约100个接触网零部件,并能对接触网设备松、脱、卡、磨等7大类1290种缺陷进行智能识别。

“以往要靠人工对图片进行比对,检查出设备隐患,现在只需要等待系统弹出警告窗口,再进行人工复核就行。”监测分析员饶菁菁说。

4C智能分析系统的分析效率是传统人工的20倍以上,检查出的接触网异常状态数量远远超过传统人工分析结果,经过现场检查和维修确认,准确率大于95%,发挥出缺陷精准定位、风险超前防范的作用,对接触网设备状态实施全覆盖、全过程监测,随时掌握管内铁路供电设备安全和技术状态,有力保障了春运旅客列车正常出行。

(史俊男 摄)

责任编辑:孙莹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