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政协委员张蓉:推动昆虫蛋白产业化发展

2025-01-20 20:03:07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2024年七八月份,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委员、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张蓉,两次赴山东考察调研昆虫蛋白。在2025年的宁夏两会上,她带来了关于推动昆虫蛋白产业化发展的提案。

昆虫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生物量巨大的无脊椎动物类群,有100多万种,可食用的有3650余种,是当今世界上未被利用的最大生物资源。高蛋白含量的昆虫是重要蛋白来源,如稻蝗蛋白质含量60.08%,蝇蛆60.88%,黄粉虫63.19%、白星花金龟50%、黑水虻45%等。然而,我国饲料蛋白缺口达4800万吨,探索替代性蛋白饲料资源迫在眉睫。

张蓉团队研究发现,环保昆虫白星花金龟可高效转化畜禽粪污为高价值虫砂生物有机肥、幼虫干品等,幼虫优质蛋白含量达50%,1吨畜禽粪污转化价值约3600元。他们研发出资源昆虫“五谷虫”(蝇蛆)大规模饲养技术,其干粉蛋白质含量63.72%,甲壳素16%,特别是抗菌肽含量为264mg/100g,临床验证有促进感染创面愈合、缓解心脑血管疾病等疗效,“五谷虫活性粉”获宁夏药材生产许可证和注册商标。

“相对国外及国内广东、山东、浙江等省,宁夏在资源昆虫研究与利用方面较为滞后。”张蓉坦言,昆虫蛋白产业化是一个具有广阔前景和潜力的领域,宁夏目前依然存在着认知度不足、活性物质发掘研究缺乏、规模化养殖和加工设备自动化程度不高、产业化程度低等瓶颈。

为此,张蓉建议将资源昆虫转化利用研究列入“十五五”自治区重大科技需求并立项支持,重点解决资源昆虫工厂化养殖和高值转化等关键技术短板;利用生物工程、组学手段、基因功能、人工智能等手段,加强基于功能性的昆虫蛋白生物活性物质功效及生理机制研究;在生产昆虫蛋白原料的基础上开发高价值的饲料、食品、保健品、医药,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和产业生态链。

她认为,应当建立科研、企业、产业为一体的资源昆虫利用产学研平台,加大资本投入,确保产业在供应链和成本控制方面的竞争力,推动高效自动化养殖、智能化管理以及生产设施升级,加速昆虫蛋白产品开发等核心技术的创新与转化。

“加强政策扶持,能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张蓉建议,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科研支撑、社会参与的协同推进机制,实行昆虫新食品原料及昆虫蛋白系列产品申报的补贴制度,制定昆虫蛋白产品标准,执行严格的安全、质量和环保标准,确保昆虫蛋白在市场中良性发展。

责任编辑:陈可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