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园园
1月17日下午,在国新办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袁野介绍,2024年,中央企业资产规模突破90万亿,同比增长5.9%;全年研发经费投入1.1万亿元,连续三年超过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2.7万亿元,同比增长21.8%,占投资总额40%以上。
“中央企业是国家创新链条的重要枢纽,也是科技强国建设的骨干力量。” 袁野表示,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取得了积极成效。
已组建24个央企创新联合体
谈及2024年中央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工作进展,袁野如数家珍。
他介绍,在科技成果产出方面,中央企业打造了一批国之重器。比如,圆满完成嫦娥六号探月任务,300兆瓦F级重型燃机点火成功,时速400公里的CR450动车组样车正式发布等。这些新成果有力提振了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在创新能力建设方面,袁野介绍,中央企业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创新重大项目,深入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方向组建了一批创新联合体,央企创新联合体的数量达到24个。在国家创新体系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在创新环境营造方面,他谈道,国务院国资委加大科技创新在考核体系中的权重,首次设立科技创新优秀企业榜单。专门对重大科技创新予以工资单列,去年单列的工资总额增长15.6%。中央企业抓创新、强创新的氛围更加浓厚。
“2025年,我们将紧紧围绕更好发挥中央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更好解决当前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袁野表示,今年将重点抓好三件事:一是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争取掌握和突破更多原创性技术;二是推进高效率成果转化,深入实施科技成果应用拓展工程等;三是建设高水平创新生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更好激发创新活力和动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国务院国资委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局长戴希介绍,2024年国务院国资委进一步加力提速实施中央企业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全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提升4.2个百分点。
戴希介绍,在竞争力方面,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持续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重要领域营收都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在承压力方面,央企加力布局关键领域、薄弱环节。比如发布了国内最大规模的“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自主研发生产世界首片8.6代OLED玻璃基板,在集成电路、生物技术等领域加大布局力度,产业链韧性显著提升。
在“焕新力”方面,央企“AI+”专项行动全面实施,推动AI在健康、建筑、冶金等12个重点行业、400余个场景落地应用。全年打造智能工厂120个。
在牵引力方面,国务院国资委启动了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百大工程”,首批137个项目涵盖9个领域的关键环节。全年共组织了19场产业链共链行动专题活动,累计向全社会发布供需对接清单超过4600项。
“下一步,我们将更加注重因地制宜推动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提质升级’,塑造高质量的发展新优势。”戴希表示,国务院国资委将聚焦优化布局,引导央企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新赛道新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同时,将聚焦政策保障,在研发创新、人才供给、产需对接等方面继续优化支持措施,支持企业在新产业敢闯敢干,为塑造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打造新支柱产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