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视听协会报告:2024年微短剧带动64.7万个就业机会

2025-01-17 19:54:55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杨雪

1月16日,《2024微短剧行业生态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由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出品,北京交通大学、抖音、红果短剧、DataEye等机构提供相关支持。报告深度洞察微短剧行业过去一年在精品化创作、商业模式多元化、“微短剧+”赋能千行百业等方面的趋势特点。

报告显示,微短剧2024年保持强劲增长态势,行业发展直接、间接带动64.7万个就业机会,2025年就业人数将随市场规模继续增长。免费剧、端原生渠道推动收入更加多元化,制作方盈利状况逐步改善。微短剧行业也迎来积极变革,“霸总”题材式微,家庭、都市题材崛起,内容精品化趋势凸显。

微短剧的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影视行业就业机会的增长,进一步激活人才市场。一部微短剧的诞生,涵盖剧本创作、拍摄制作、后期编辑、市场推广等多个环节,涉及的岗位种类多达十多个。多样化的职业需求,不仅直接扩大了影视行业的就业规模,还为传统影视从业者提供了转型发展的新机遇。据调研估算,2024年,我国微短剧行业直接就业岗位约为21.9万个,间接带动就业岗位达42.8万个,微短剧总计带动约64.7万个就业机会。

报告显示,2024年各平台共上线微短剧3万多部。相较于电影和长剧,微短剧因制作成本低、制作周期短,往往能快速立项开机,为影视从业者提供了大量进组机会;微短剧的项目间隔周期短,一个熟练工种全年都有工作,收入更稳定;且在长剧里只有几句台词的龙套演员,在微短剧则有机会担任主角,被更多观众看见。从收入水平上看,导演、编剧、投放等多个岗位平均月薪过万,部分岗位月薪更是高达2万元以上。

微短剧市场的增长,不仅体现在数量上的增长,更体现在质量上的提升。2024年微短剧迎来2.0发展阶段,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厂牌制作方出现,凭借丰富的IP储备、专业的制作能力,成为了精品创作的主力军。

随着微短剧市场逐步回归理性、走向稳健,其商业模式和变现手段也日渐多元化。报告指出,行业逐步摆脱对单一投流模式的依赖,短视频平台、长视频平台、小程序、电商平台、OTA(在线旅游)平台、电视台等各类发行渠道孕育出免费、会员、付费等多种商业模式。

精品微短剧的经济效益还在品牌营销和地方数字经济领域得以显现。报告表明,微短剧成为当下文旅宣传、品牌营销新的“流量密码”,“情节化叙事+碎片化传播+精准化推荐”开辟了品牌高效触达消费者的全新路径,也助力打破微短剧营收“天花板”。

报告指出,在政策带动下,各地踊跃入局,多地政府纷纷推出微短剧扶持计划,通过提供激励资金、配套扶持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打造覆盖创作、拍摄、制作、发行等全产业链条的“一条龙”式服务,推动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赋能当地数字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李梦一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