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
记者在1月16日举行的政协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自2023年9月以来,云南省政协联合各州(市)县三级政协组织,开展“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以下简称“双推”)协商活动,在云南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云南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李若冰介绍,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民族众多,语言文字多样。云南省政协将语言文字工作作为切入点,通过“书同文、语同音、心同向”系列活动,推动云岭大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进一步走深走实,更好地服务和助推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自活动启动以来,云南省已累计开展相关活动7700余场次,覆盖群众超过160万人次。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群众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还充分发挥了政协“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社会作用,成为省政协“搭平台、创品牌”战略的又一成功实践。
在“双推”工作的推进过程中,云南省政协始终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将这一理念贯穿于工作的始终,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政协以及3万多名政协委员共同发力,引领带动广大界别群众积极参与,共同推动了“双推”工作的深入开展。
在具体做法上,云南省政协采取了“抓实三项工作、聚合四方力量”的策略。一方面,开展视察、调研、协商等活动,向党委政府提出高质量建言;政协委员则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头使用国家通用语言,并积极参与政协常态化民主监督。另一方面,聚合职能部门、现有平台资源、基层首创精神以及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推动“双推”工作的深入实施。
在推进“双推”工作的过程中,云南省政协注重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统编教材,注重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下一步,云南省政协还将进一步加大“双推”工作力度,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把这项工作开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