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禹涵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说的就是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的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这里曾是黄沙漫天的沙窝窝。如今,千万株乔灌木筑起了百余里“绿色长城”,一道生态安全屏障牢牢守护着陕西西大门。
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光银在而立之年成立全国首个“联合农户治沙”的治沙公司,在荒沙窝、盐碱滩上植树造林25万亩,并带领团队彻底改变了当地“沙进人退”的历史,在古稀之年获得了“七一勋章”。
石光银说:“我这辈子,就干了治沙这一件事。”
战天斗地治“沙魔”
雪后的定边寒风凛冽。“干了几十年,闲不下来。”72岁的石光银早早起身来到苗圃,查看樟子松幼苗的成长情况。
1952年出生的石光银,家乡在定边县毛乌素沙漠南缘。在他的幼时记忆中,家乡流沙肆虐、土地贫瘠,生活苦不堪言。
7岁那年,石光银目睹玩伴被沙尘暴吞噬,他恨透了黄沙,立下“愚公”志,这辈子要制服“沙魔”。“我们祖祖辈辈受沙的害,不能叫下一辈再受了!”16岁那年,当选村里生产队小队长的石光银,带领全村人3年种活了1.4万棵树苗,开启了“沙漠变绿洲”的奋斗之路。
1984年,作为共产党员的石光银,积极响应党中央发出的允许个人承包治理“五荒地”的号召,毅然辞去农场场长的“铁饭碗”,联合6户村民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股份治沙公司——新兴林牧场(现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与乡政府签订了承包治理3000亩荒沙的合同,成为全国农民承包治沙第一人。
没有钱,他卖掉了家里维持生计的84只羊和一头骡子。没有人,他在政府门口贴出了招贤榜:“我叫石光银,成立了一个荒沙治理公司,要治理狼窝沙。现榜告四方父老,凡有人愿意与我一起治理狼窝沙的,一概欢迎。”
狼窝沙,是当地黄沙面积最大的区域之一。1986年春季,石光银带领治沙队打响了“三战狼窝沙”战斗。虽然扛过了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和六十摄氏度的酷暑,但石光银没想到,连续两年,种下的树苗都被风沙摧毁。他意识到,仅靠勇气和毅力是不够的,引入科学方法和技术才是治沙的正确途径。
1988年春,石光银带着学来的“障蔽治沙法”第三次挺进狼窝沙,调整树种、增设沙障,终于破解了在流沙里种树的难题。
30多年来,石光银带领群众在荒沙、碱滩上植树5300多万株,成功改造25万亩沙地,反复造林面积达35万亩。如今,毛乌素沙漠几乎消失了,岁月和风沙在这位古稀老人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沟壑。“老百姓都富裕了,这就是我得到的,从不后悔。”石光银说。
带领群众奔小康
“治沙造林事业的模范代表,40多年坚持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创造治沙与致富相结合的新模式,为彻底改变毛乌素沙漠南缘‘沙进人退’恶劣环境作出杰出贡献。”2021年,石光银被授予“七一勋章”,这段出场介绍词,概括了这位陕北硬汉的非凡一生。
凭着敢想敢干、坚韧不拔的“愚公”精神,石光银带领乡亲们逼退了肆虐的黄沙,带动更多的人投入到了防沙治沙的绿色事业中。如今的毛乌素沙漠,已有近80%被植被覆盖,即将成为中国首个“消失”的沙地。
黄沙步步后退,日子节节开花。2002年,石光银所在的白泥井四大壕村被定边县命名为小康村,原定边县海子梁乡被榆林市命名为小康乡。
“开发沙漠资源,向沙漠要效益”,新时代下,石光银有了发展新思路。他和团队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带领乡亲大力发展林草经济和畜牧产业,走出了一条集荒沙治理、苗木培育、畜牧养殖、休闲旅游等产业于一体的综合发展之路,先后办起秀美林场、百头肉牛示范牧场、3000吨安全饲料加工厂、林业技术培训中心、月牙湖旅游景点等10多项经济实体,惠及农户1000多户,使沙区群众年人均收入过万元。
2018年,石光银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期间,石光银聚焦林业产业发展、沙化土地治理、“三北”工程建设等方面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近年来,石光银的首要任务是栽植以樟子松为主的优质树种,开展10万亩低产林的大改造。“你看,那都是今春栽下的樟子松,80%都成活了。苗圃里的幼苗也长到1米多高了,明年开春就能栽上。”石光银指向皑皑白雪中远处的一片林地对记者说。石光银的这个“10万亩”计划已后继有人,他的孙子石健阳自林业技术专业毕业后,接过了爷爷手里的接力棒。
“我会当好守林人,守护爷爷、父亲两代人的造林治沙成果,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传承下去,让沙漠绿洲成为乡亲们持续增收的金山银山。”石健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