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通讯员 张雪
广袤的草原与湛蓝的天空相接,成群的牦牛散落其间,牦牛畜牧业承载着牧民的传承与希望,成为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和当地群众生活的重要经济来源。而电力的加持,正为这一产业走向现代化舞台提供强劲的助推器。
隆冬时节,国网玉树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队员穿梭在大街小巷开展巡视线路工作。与平日不同的是,这天他们还有一项任务——实地了解辖区养殖户的用电需求。
1月15日,在玉树市结古镇新寨村,老牧户扎西旺加正在看护着他的“移动家产”。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牛舍错落有致,牛圈内的牛正津津有味地咀嚼着新鲜草料,不时传来“哞哞”的叫声。
“我家三代人都从事养殖业,收入比打工可观。收成好时,一年纯收入有8到10万元。”谈起养殖变化,扎西旺加表示,以前是人工铡草,费时费力。一年前,扎西旺加花十万多元买了铡草机,只要一键操作,草料很快就处理好了,不仅能快速分割,还能保障每顿喂食的量适度。
电动铡草机快速运转,将草料切割得精细均匀,四季轮牧加上饲料养殖,牦牛的体质越来越好,数量逐年稳步增长,曾经粗放的养殖模式,在电力的滋养下,向着精细化、科学化大步迈进。
为助力养殖业的发展,国网玉树供电公司针对新形势下农村用电新需求,通过升级改造电网、优化供电服务等举措,为养殖业提供“点对点”“一对一”服务;积极发挥台区经理网格化管理优势,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拓宽供电公司与养殖户双向沟通渠道,协调解决养殖业发展中的用电事宜,让电力成为玉树地区牛羊养殖业发展最坚实的底气。
近年来,玉树州现代化牦牛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牦牛传统养殖业也过渡到电气化、现代化产业链中。玉树市综合产业创业物流园所属的玉树州腾翔工贸有限公司车间,冷藏设备、真空包装、流水线在电力驱动下高效运转,一排排分割好的牦牛肉挂在货架上,持续释放的冷气使牛肉迅速锁鲜。
该公司是一家集牦牛产品精深加工的农牧科技企业。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为车间内的温控、照明、饲料加工等设备提供着不竭动力。曾经,牦牛肉的保鲜和深加工难以实现规模化与标准化,如今充足稳定的电力让生产线活力全开。
一直以来,国网玉树供电公司充分发挥电力服务优势,推动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养殖,助力乡村振兴“畜”势勃发,以优质的供电服务助力养殖产业链升级,持续拓宽养殖户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动能”,让“小肉牛”逐渐发展成“大产业”。
如今,依托高原地区自然优势和优质电力服务支撑,和扎西旺加一样在玉树州发展小型养殖业的牧民还有很多,曾经久在深闺无人知的玉树牦牛产品,正在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牧民富裕的目标稳健前行,从牧场到餐桌的产业链条在电力保障下衔接得更加紧密顺畅,让玉树牦牛“走出去”更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