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高新区:聚力打造低空经济创新区

2025-01-15 20:47:25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1月14日,大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3个低空经济重点项目签约集中展现。作为大连市创新高地,大连高新区在科研、产业两端双向发力,谋划布局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等基础设施“四张网”,做好“空天海”大文章,聚力打造低空经济创新区,让低空经济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标签”“新名片”。

大连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徐丹介绍,大连高新区签约的低空经济产业园项目将聚力建设联通低空经济创新中心,依托联通在5G、物联网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开展低空经济技术的研发与测试工作,为低空经济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并在大连高新区建设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展示区,展示无人机物流配送、低空旅游、应急救援等应用场景。

据悉,低空产业可信数据空间项目由中国华录信产公司与大连高新区海创集团合作,共同打造低空产业可信数据空间,通过无人机数据采集,建立三维真实、立体的城区信息(CIM)模型底座及智能起降机场,支撑无人机航线及飞行管理,同时针对飞行数据提供安全可信的数据空间,对飞行及相关采集数据进行数据价值挖掘,构建数据资产,支撑围绕低空经济及城市治理服务相关的数据要素场景建设。

如今,大连高新区依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陈忠伟团队主导的氢混动力电池、海事大学与深圳航能协同的氢醇动力电池等领先科研成果,及联通低空经济创新中心、低空产业孵化园等重点项目,把落地平台、软件、系统和装备、增材、电池等细分领域项目作为发展低空经济和海洋经济的主攻目标。

徐丹表示,在科研端,加快低空经济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大连高新区科技创新的优势,将更多低空经济领域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不久前,陈忠伟团队研发的高比能宽温域锂离子电池成功适配新型工业级复合翼无人机,并顺利完成试飞。这款电池可在零下40摄氏度至零上60摄氏度的宽温域环境中稳定工作,为低空经济产业链注入强劲动力。此次试飞展示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无人机动力电源领域的重要技术突破,该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据悉,该项目将在英歌石科学城布局电池中试基地项目,推进构建以绿色电动为方向的产业配套体系。

在产业端,依托大连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的优势,在低空经济信息保障服务等领域实现突破。依托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孵化园和低空经济创新中心等项目,利用大连高新区软件和信息技术集群供给能力,打造促进产业发展的平台和载体,鼓励区内软件企业开展低空经济领域软件开发、飞行器数字化设计,智慧低空监管平台、低空大数据领域技术研发与服务等,推进构建以低空智联为方向的运营支持体系。

目前,大连高新区已培育聚集了一大批低空经济骨干企业。大连高新区将逐步完善低空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大项目招引力度,积极争取试点示范,培育壮大低空经济产业新赛道,助力低空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

责任编辑:陈可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