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韩荣
1月10日,记者从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侯亮亮处获悉,该团队通过研究精细描绘了小麦在特定历史时期和地理范围内对先民饮食结构的深刻影响。研究证实,小麦自4000年前起逐渐影响黄河流域先民的饮食结构,至东周至两汉时期成为中游地区先民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研究成果为揭示小麦在黄河流域的传播路径、种植历史及其对中国古代农业和饮食结构的重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坚实证据。相关成果发布于学术期刊《中国农史》。
侯亮亮介绍,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至东周时期可能是小麦被引入、得到重视并广泛推广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小麦逐渐改变传统粟黍农业格局的重要阶段。黄河流域作为小麦的重要产地和面食的发源地及传播区,对于小麦在此地的栽培、普及以及如何影响先民饮食结构和主食选择的具体过程,一直是学术界亟待解答的难题。
为此,研究团队通过对新石器时代晚期至两汉时期黄河流域人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数据进行综合解析,勾勒出了小麦在先民主食结构中的时空变化轨迹。研究发现,小麦在距今4000年至3800年前后率先对河西走廊地区先民食物结构产生冲击。距今3600年前后,小麦开始对甘肃、河湟及其毗邻地区先民的主食结构产生影响。直至东周至两汉时期,小麦才真正成为黄河中游地区先民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而言,西汉至东汉时期,小麦开始对关中地区先民的主食结构产生明显影响。东周至两汉时期,小麦在现今山西和河南地区的先民主食结构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是小麦在黄河流域大规模推广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北方粟黍农业格局向粟黍麦农业格局转变的重要时期,这一转变可能与冬小麦和石转磨等的出现及利农政策和人口的飞速增长等因素密切相关。尽管如此,对于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和山东地区小麦在先民饮食结构中的角色,仍需进一步的考古研究来阐明。
侯亮亮表示,这项研究不仅为我国古代农业发展史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奠定了基础。但是,精准判断小麦在先民主食结构中的比重,仍然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之道,是未来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