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炫彩,冰雪绮梦——写在第41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开幕式

2025-01-06 20:09:46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朱虹

1月5日,银装素裹的哈尔滨迎来了第41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的启幕。在科技与冰雪的浪漫交融中,今年的冰雪节不仅璀璨夺目,更增添了几分奇幻与温馨。

同日,2025冰雪旅游发展大会在哈尔滨市举行,《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5)》预测:2024—2025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有望达到5.2亿人次,旅游收入有望超过6300亿元。当前,黑龙江省大力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用“冷资源”激活“热经济”。

智控冰雪,炫动寒冬

当夜幕降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标志性景观随着音乐的旋律翩翩起舞,变换着斑斓色彩,在光影的交错中展现美学魅力。灯光赋予了冰建以生命,而这绚丽景象的背后,离不开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张海峰教授团队的智慧结晶。

张海峰团队研发了可实现灯光联动和人机互动的智慧冰雪景观灯光亮化控制技术,实现了音乐韵律与灯光的完美协同。此外,团队还开发了人机互动控制系统,能根据监测到的人员位置和数量,灵活调整主塔灯光节目的变化。一系列技术的运用打破了传统冰雪景观照明单一亮化的模式,极大地丰富了冰雪景观的亮化效果,让游客的体验感跃升至全新高度。

如果说灯光是冰雪世界的灵魂,那么冰雕则是骨骼与血肉。今年“尔滨”的冰雕技艺再次革新。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任秉银教授团队研发的智能自动化标准冰砌块生产装备,让冰雕的制作变得更加高效与精准。这台“型冰机”不仅大幅提升了冰砌块的生产质量和效率,更降低了人工切割带来的安全风险。

与此同时,黑龙江省气象部门也为冰雪大世界的安全运营提供了坚实保障。在雪花摩天轮120米的高空,安装在轿厢上的微型气象站实时监测着风速和气温,分钟级的气象数据在摩天轮大厅显示屏上一目了然,确保了摩天轮的平稳运行。此外,冰雪大世界冰雪秀场和太阳岛花卉园的两处9要素气象监测站,更是首次将雪深、地温和能见度监测应用于冬季冰雪旅游气象服务,为冰雪建筑施工和冰雪景观运营提供了宝贵的气象数据支持。

冰雪盛宴,科技添彩

园区一隅,众多游客在冰雪艺术体验营内感受冰雕乐趣。他们手中的冰雕作品不仅展现了冰块的晶莹剔透,红色、黄色、橙色、蓝色、紫色、棕色等多种彩冰,更让人们感受到了冰的无限可能与勃勃生机。

近年来,彩色冰雕、雪雕为冰雪赋予了更多表达形式,但传统彩色冰雕存在有毒添加剂、融化后污染环境、接触易掉色等缺点。对此,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张鑫与东北林业大学陈文帅教授携手,研发出了植物有色冰。他们从木材、树叶、花朵中提取植物色素,用于彩色冰雕的制作。这些色彩柔和且耐看的彩冰,不仅环保无污染,而且不易掉色,为冰雕艺术带来了焕然一新的视觉体验。

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隔壁,第37届哈尔滨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内,“雪人先生”机器人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你好,雪人先生!”“您好,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这款室外导览机器人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师代勇团队研发。“我们研发的这款机器人不仅不惧室外严寒还具备迎宾接待、语音交互智能讲解、识别人脸等功能。”代勇介绍,从景点信息到游玩路线,“雪人先生”都能提供全方位的贴心服务,让游客在冰雪世界中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和人文的温暖。

与此同时,第十七届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正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如火如荼地举行,吸引了来自9个国家的高校大学生参赛。赛场主景观《冰雪之舞》巧妙地将雪雕艺术与光影创意融为一体,生动再现了3位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冰上翩翩起舞的美感。该作品由哈尔滨工程大学冰雪艺术工坊设计制作,创作团队使用600斤透明冰,运用镂空技术,让透明冰成为光源和景观的一部分,创造出既轻盈又稳固的视觉效果。

“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是一次实地练兵的宝贵机会。”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杜兆群介绍,透明冰是团队利用活水冷冻技术制作而成的人造纯净冰,它的融化时间大概是天然冰的5到6倍,不但无色透明且密度比天然冰大,可塑性和韧性也比天然冰高。

约会哈尔滨,冰雪暖世界。哈尔滨正以崭新姿态,以冰雪为媒,科技为翼,聚力打造世界级冰雪旅游胜地和冰雪经济高地。

责任编辑:李梦一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