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规划(2024—2030年)》,规划要求在提高抗病毒治疗质量的同时,加强感染者关怀救助。一项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的统计调研显示,我国艾滋病患者抑郁症合并患病率为53.8%。对此,专家表示,精神健康问题会使感染者的治疗依从性大打折扣,从而导致治疗失败,放弃治疗。因此,帮助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优化治疗,减少或消除药物引发的精神健康问题对治疗效果尤为重要。
“感染者出现精神内耗的问题,通常是多种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仅从单一的层面分析和判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主任张彤教授指出,首先,HIV感染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HIV病毒可以通过巨噬细胞或白细胞跨越血脑屏障,一旦侵入大脑,病毒便会在其中进行繁殖并藏匿起来。在这个过程中,病毒会引起大脑的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导致炎症,进而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受损,脑白质的完整性或遭破坏,最终引发认知障碍、抑郁等症状。所以,长期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尤为重要,尽早抑制HIV复制,阻止疾病进展,避免病毒对身体造成更多的破坏。
“一些抗病毒药物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也是不容忽视的。研究显示,某些抗病毒药物也可能因中枢神经毒性,导致神经精神疾患的发生或加重,且其相关症状可能不会随着时间而得到缓解。”张彤表示,在临床中,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是HIV感染者治疗副作用的主要方面之一,很多HIV感染者本身对长期治疗就有抵触情绪,如果药物再加剧他们精神健康问题,那对治疗的影响是巨大的。
随着有效抗病毒治疗助力艾滋病患者预期寿命延长,艾滋病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慢性病。慢性病的管理过程中,让感染者拥有高质量的生活成为新目标。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也倡导将提高HIV感染者的生命质量作为对HIV感染者重要的关怀和支持目标。
张彤表示,对于专科医生来说,应当尽早识别药物引发的中枢神经系统问题,及时调整方案,并为感染者提供影响小、副作用少的药物。例如,临床中就常会观察到包含依非韦伦的传统治疗方案诱发感染者产生焦虑、抑郁或者睡眠障碍,当这些感染者转换为使用比克恩丙诺等创新药物后,其精神状态得到了显著改善,且神经认知功能保持稳定。
此外,专家建议,感染者一旦察觉到自己可能出现了精神问题,要及时与医生沟通交流,以便医护人员能开展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治疗方案的优化。张彤说,多学科会诊在保障艾滋病患者精神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学科医生将共同评估感染者状况,规避药物间相互作用,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