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12月31日,记者从北京市通州区生态环境局获悉,通州区每年为上万只水鸟提供适宜的越冬栖息地,是北京市鸟类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区域。据统计,2023年11月至2024年11月,通州鸟类多样性调查共记录鸟类289种,包括北京市新记录1种黑海番鸭、通州新记录1种长尾鸭。
鸟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其定居与经停可以视为环境变化的“指示剂”,只有食物丰富、水源充沛、生态环境好的湿地区域才能成为它们的栖息地。
通州区是全国排名前十的观鸟热点区域,通州区生态环境局开展了全区鸟类多样性调查与评估工作。2023年11月至2024年11月,调查共记录鸟类289种。
2023年11月27日,项目组调查人员在大运河甘棠闸下游记录到一只长尾鸭,刷新了通州区鸟种纪录;2024年11月18日,调查人员在大运河又发现了黑海番鸭,刷新了北京市鸟种纪录。“这是大运河水质好、鱼虾等生物丰富的生动写照。”通州区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吕晓飞表示,长尾鸭是全市罕见的物种,主要繁殖栖息于北极冻原上的水塘和小型湖泊;黑海番鸭分布于北半球较冷地区,在我国境内仅在重庆、江苏、上海、福建等地偶有记录。
近年来,通州区坚持生态保育,加强栖息地保护、中小河道治理、水系连通工程建设等措施,为鸟类多样性的改善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空间。断流多年的潮白河干流时隔22年连续3年全线水流贯通,截至2023年,通州区森林覆盖率已达34.19%。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已经连续多年来通州越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草原雕时隔96年再次回归。
(北京通州区生态环境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