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12月28日,“问月——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展”在北京天文馆开幕。
此次展览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主办,北京天文馆承办。
中国探月工程是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航天强国梦想的关键一步。随着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攀升,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成功带回月球样品的国家,实现了我国及人类探月史上里程碑式的跨越,公众得以近距离接触由我国自主带回的月球样品。因此,本次展览不仅是对中国探月工程辉煌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实践。
据介绍,“问月”展将以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为核心,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展示手法,带领公众走进月球的神秘世界,深度解读月壤中的科学奥秘,探寻这颗天体的真实面貌。本次展览运用精心构建的科学逻辑框架,结合10个引导性问题,分为“说月”“揽月”“踏月”三个章节,层层递进、循序渐进。展览从过去到未来,从宏观到微观,带领公众一步步揭开嫦娥五号月壤的神秘面纱。
展览展示共计0.6克嫦娥五号月球样品,涵盖月壤的各种形态。此外,还展示了阿波罗17号采回的月岩、西北非月球陨石等极为珍贵的月球样本。这些来自不同获取时间和获取方式的月球物质,为科学家们提供了研究月球形成与演化规律的不同视角。
在推出展览的同时,北京天文馆还将不定期举办以“月壤”为主题的公众科普讲座。展览开幕当天,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秋立,他以“探月工程返回样品揭示月球持久活力”为主题作科普公众讲座。讲座围绕“月球上是否存在更年轻的火山活动”开展讲述,介绍科学家如何通过研究嫦娥五号、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推断月球火山活动时间,让公众在参观展览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月壤的科研价值。
(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