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周玮
非遗,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根脉。非遗传承人,是这根脉上最活跃的细胞。
23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2024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会上为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代表授牌,为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个人代表颁发奖章、证书。
满怀对非遗事业的赤诚之心,他们矢志护文明之火种、传永续之文脉。
今年是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20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非遗从一个陌生的外来概念变为社交媒体上的热词,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在全国深入开展,非遗保护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
立足中国国情、扎根中华文化,我国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制度体系。
201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以法律形式确定了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价值、基本内容,非遗工作进入依法保护新阶段。全国31个省(区、市)出台非遗保护条例,一些市、县出台地方性法规,非遗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范开展。
保护名录体系不断完备。目前,国务院公布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文化和旅游部认定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56名,列入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项目10万余项。创新设立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整体性保护上迈出重要一步。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保护传承队伍愈加壮大。
杨永良用一双手编织加牙藏毯新传奇,马赵凌云以一身功夫“代言”峨眉武术全世界“圈粉”,江西省婺源县非遗保护中心着力保护文化生态空间留住当地古韵乡愁……
这些是来自受表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事迹。如今,9万多名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一起书写着新时代非遗故事。
提升传承人技能艺能,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2015年以来,培训非遗传承人4万多人次,加上各地延伸培训,惠益非遗传承人超10万人次。
下一步,“非遗进校园”将向“非遗在校园”转变,培养一批“小小非遗传承人”,夯实非遗代代传承的根基。
找到非遗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古老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
河南等地举办非遗传承人“黄河岸边话非遗”系列活动,网络播放量700万次,奏响沿黄九省区非遗保护“大合唱”;浙江推进“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全国试点,促进传统工艺振兴和群众就业增收;陕西榆林依托榆林古城、陕北民歌博物馆等热点景区,探索打造“非遗+节庆”“非遗+演艺”“非遗+研学”等文旅创新项目……
各地依托非遗资源建设9100余家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非遗进景区、跟着非遗去旅游逐渐成为新风尚;“非遗在社区”等活动深入开展,《非遗里的中国》《非遗公开课》等节目深受群众喜爱。
众多非遗,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增添中国色彩。
不久前,“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目前,世界上有近20个国家将农历新年定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庆祝农历新年。
非遗,这张中华文明“金名片”,将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