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能级科创平台牵引    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

2024-12-21 20:13:03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洪恒飞 科技日报记者 江耘

一根细若发丝的线,却能吊起千斤重物。由浙江千禧龙纤特种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浙江理工大学等企事业单位联合研制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不久前获得2023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围绕特殊纤维,我们与千禧龙纤等企业的创新合作延续多年。”12月18日,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浙理工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戚栋明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中心运行两年多来,与浙理工全面开展纺织学科联建,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浙江加大科技投入,完成10家省级实验室、10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双十”平台)的布局。浙江省科技厅厅长高鹰忠在近期召开的加快建设创新浙江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浙江将实施高能级科创平台提能造峰行动,聚焦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能力建设,强化产业需求对接,打通成果转化通道,推进科创平台与高校、企业、产业链结对。

数月前,国家电投“天枢一号”智慧能源物联网平台应用引入“敏迭”优化求解器,形成国内首个面向工商业储能的优化求解子系统。在某工厂的实际应用中,针对近3万个决策变量和上亿个约束条件,该优化求解子系统将充放电策略的求解时间从小时级压缩到分钟级,提升工厂综合收益30%。

“求解器可将生产排班、原料配比、路径规划等复杂问题转换为数学模型后计算最优解,是许多工业软件和控制系统软件的基石,被誉为‘工业软件之芯’。”湖畔实验室决策智能团队负责人印卧涛博士介绍,实验室通过产学研合作,研发了“敏迭”优化求解器、“八观”气象大模型等标志性成果,将越来越多的前沿创新转变为生产力。

作为浙江唯一一家由民营企业承担建设的省实验室,湖畔实验室致力于发挥民营企业市场导向优势,坚持“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特色路线,设立博士后工作站攻关课题,与高校联合培养复合型青年科技人才,并以产业应用课程为牵引,与高校共同搭建产教融合生态,探索“做好企业出题人、与高校联合解题、打造标志性成果”的创新路径。

“高校汇聚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这些年也是科学技术奖的‘获奖大户’。”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峰表示,加快建设创新浙江,浙江要强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合作、校地合作,设立一批科教融合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推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高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作为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牵头单位的浙江理工大学,今年以来创新设置“三校区一中心”建设架构,制定一揽子对该中心的扶持政策,逐步打通中心与学校业绩互认、人才互通、成果共享的创新通道,逐步破除科研人员职称认定、干部选拔、岗位聘期考核等人才交流障碍。

不久前,绍兴、杭州、宁波和嘉兴联合打造的环杭州湾现代纺织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该集群包含2家世界500强企业、6家中国500强企业、40余家上市企业、6500余家规上企业,以及数万家工业企业。对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而言,作为该集群的促进机构,服务浙江省现代纺织产业将有更多抓手。

截至今年10月,浙江省支持“双十”平台联合创新主体共建创新载体59家,其中联合企业设立研发中心49家,推动“双十”平台与省内高校37个学科建立合作关系。“双十”平台累计服务41个科技园区和141家企业,签订技术转让等合同606项、实际到账金额7.62亿元,孵化创办企业83家、社会融资超20亿元。

据了解,浙江省科技厅将实施科创平台“伙伴计划”,会同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经信厅等部门建立“平台+高校+企业+产业链”结对合作机制,引导科创平台聚焦主攻方向,完成牵手一家重点高校、一家重点企业和一个重点产业链的工作,明确合作内容、推进举措和目标任务。

责任编辑:陈可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