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于紫月
记者14日从中国卒中学会获悉,刚刚举行的第七届中国血管神经病学论坛新发布了两项国家指南《中国卒中学会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指南2024》和《急诊卒中单元建设指南》,指出我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疗实现了扩增溶栓药物种类、延长溶栓时间窗、扩大动脉取栓适应人群和优化卒中诊疗模式四大突破。
卒中是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脑血管病。我国每年约有200万卒中新发病例,其中缺血性卒中约占80%。在缺血性卒中的早期阶段,包括静脉溶栓和动脉取栓在内的再灌注治疗可以恢复脑血流,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残疾。
中国卒中学会会长王拥军表示,以往静脉溶栓药物只有阿替普酶1种,费用高、依赖进口、经常断药。近年来,经我国科研团队攻关,目前已证实替奈普酶、瑞替普酶、重组人尿激酶原3种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实现了溶栓药物“从1到4”的跨越。
“发病后4.5小时以内”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溶栓治疗的时间窗。然而67%—75%的患者无法在4.5小时内赶到医院。我国科研团队应用istroke人工智能工具,可将溶栓时间窗延长到24小时,让更多患者拥有溶栓治疗的机会。
王拥军介绍,目前国内动脉取栓治疗率约为7%。近年来,我国与多国科学家先后进行了6个针对大核心梗死取栓治疗的大型临床试验,证明动脉取栓对此类患者有效,适应人群得以扩大。
此外,科研团队将评估、治疗等关键环节集中至一个空间,再结合可移动医疗设备、人工智能、新药等,打造急诊卒中单元,将患者治疗时间从传统诊疗模式的60分钟左右缩短到20分钟左右。
据悉,以上大部分成果由我国科研团队主导研究,其中istroke等人工智能系统全部由国内自主研发。
“下一步,我们将推动建设一系列落实新指南的国家体系。”王拥军介绍,该体系包括建立覆盖全国的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培训中心、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安全监测与反馈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