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浙江象山高泥村:科技加改革 合奏“渔光曲”

2024-12-05 22:53:18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崔爽 刘垠 侯萌 王菲

“万象山海、千年渔乡、百里银滩、十分海鲜、一曲渔光”……12月5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浙江省象山县黄避岙乡高泥村。在这里,远处是黛山碧水,近处是一方方橙黄色网箱,绵长海岸线、滩涂风光与特色渔业相得益彰,合奏出一首耕海牧渔的“渔光曲”。

以前的高泥只是一个偏僻的小渔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勤劳又敢闯敢试的高泥人开始尝试养殖闽东族大黄鱼。他们去福建“取经”,用铁丝、柴油桶,自己动手拼凑出第一个网箱。但闽粤东族大黄鱼抗低温能力低,一到冬天就大量死亡。怎么办?那就把鱼苗拉到福建去过冬。就这样,高泥的黄鱼养殖产业慢慢兴起。

可时间一长,渔民们觉得每年这样来回折腾也不是办法,要想真正做大产业,还得再谋新招。

勤劳探索的高泥人打出两张“牌”,一步一步找到了适合本地发展壮大黄鱼产业的新路子。

第一张“牌”是科技。

根据“以种适地”“以地适种”的理念,高泥村主动走出去、引进来,1997年引进了一家公司——象山港湾水产苗种有限公司,2000年开始培育岱衢族大黄鱼。2002年,第一批岱衢族大黄鱼苗在高泥村投放,结束了大黄鱼冬季去福建过冬的历史。

高泥村与象山港湾水产苗种公司加大研发力度,推动种质创新,在苗种的不断更新迭代下,建成国家级大黄鱼良种场。以此为基础,高泥村与中山大学等16家高校和科研院校建立合作机制,成立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先后培育了岱衢族大黄鱼、小黄鱼、梅童鱼、马鲛鱼、银鲳等26个品种。

一尾尾鱼苗,成为高泥村黄鱼养殖产业的“火种”。

鱼种问题解决了,怎样提高养殖效率?高泥人又盯上了养殖网箱。

经过一系列技术改造,高泥村的养殖网箱科技成色十足——绿色网箱使用碳纤维、PE等环保复合型材料,最大能抵抗12级台风,养殖空间削减20%,鱼苗成活率提高15%,网箱利润从每平方米200元提高至600元。

第二张“牌”则是改革。因为长久以来没有明确海域权属,在老百姓心中,这片世代居住的海是他们的“祖宗海”。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渔民们为了增加收益,无序扩张养殖规模,带来网箱摩擦碰撞、妨碍海面通行等各种问题。

2019年,象山县以黄避岙乡为试点,实行养殖用海“三权分置”改革,“三权”包括海域所有权、海域使用权和海域经营权。海域所有权归国家,海域使用权通过公开招拍形式出让给国有公司,国有公司再租给养殖户,养殖户享有经营权。同时,收取租金的过程中也注重对给老百姓的适度让利,确权前的原有养殖户享受每平方米10元的价格,新增养殖户则以每平方米40元为起拍价,进行公开招标,租金的20%作为村集体管理收益,每年村集体可以保底收益50余万元。

经过系列改革,高泥村的黄鱼养殖一改乱象,呈现统一组织、集中管理的有序图景,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提升。

目前,高泥村超过60%的村民从事网箱养殖,养殖面积3000余亩,网箱3000多个,平均每户拥有12个网箱。他们养殖的大黄鱼和鲈鱼远销韩国、日本等地,养殖年产值达1.4亿元,黄鱼年产值约1亿元,平均户年收入超30万元。

“鱼越养越多,产量越来越高,外形越来越好,价格也越来越高。比起父亲那一辈,我的养鱼收入已经翻了十倍不止。”提起这些年的变化,养殖户乐海勇深有感触。网箱中偶尔跃起的大黄鱼,已经成为高泥村名副其实的“共富鱼”。

责任编辑:陈可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