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菲 侯萌
12月4日上午,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浙江主题采访团从金华市浦江县城出发,沿着浙江最美自驾公路S219一路向北,来到了浦江县虞宅乡新光村。在新光村“廿玖间里”项目所在地,乡村“运营官”陈青松向记者讲起了他与新光村的故事。
“走在我们‘廿玖间里’感觉很轻松吧,这就是我一开始想要营造的氛围,就像我名字的谐音一样。”陈青松介绍,新光村是个古村落,村里的灵岩古庄园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号称江南“乔家大院”,“廿玖间里”基地以其所在的四合院共有29间房子而得名。然而,当他10年前来此考察时,村里仅剩28位村民,并且以老人小孩居多,就是所谓的“空心村”,那种孤独感油然而生。由于这里交通方便、民风朴实、环境优美,陈青松最终还是选择在这里落脚,开始了青山绿水间的创业生活。
一开始,陈青松给项目的定位就是以文创兴乡村,在引入创客时制定了16条标准,包括个人学历、才艺、社群、是否做公益等。“引进创客的时候,我们不允许他们卖批发货,只允许原创的、手工的、非遗的业态进入。”陈青松说,他们还不允许讨价还价,推广“掌柜不在,自助购物”,店里的所有商品都明码标价,可以扫码自助购物,推动诚信乡村建设。
走在新光村,音乐会演唱正酣,旅游业发展正热。在该村党群服务中心,“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新乡村音乐演艺交流基地”“国家级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等荣誉牌匾已布满一整张墙。77岁的“老村长”朱玉堂当起了导游,正带着游客观览这座旅游“明星村”。
浦江新光村“廿玖间里”项目自2016年1月开始试运营,游客接待量一路攀升,近两年年均接待量已破百万人次。项目共引入大学生创客51名,非遗传承人8名,促进回乡青年82人在家创业。新光村也从曾经只有28位留守村民到现在已有一半人搬回村里,全村有商铺50余家,民宿农家乐38家,村集体经济从两三万元增长到近200万元。
虞宅乡党委书记毛悦告诉记者,这几年,新光村返乡入乡创业者超过了100位。古老村落与现代创意巧妙融合,形成了乡村运营的概念,并成为激活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智力引擎”。
目前,以“青创”为主打的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模式已输出到安徽、福建等地的50余个乡村。陈青松表示,他前前后后调研过1000个乡村,以“空心村”居多。他打算将乡村CEO和乡村运营官这一模式进一步推广,让那些“空心村”重返繁华不孤独。
(科技日报记者 王菲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