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野生稻联盟种质资源培训班举办

2024-12-02 14:55:34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日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崖州湾实验室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科技部国际合作司资助的全球野生稻联盟种质资源培训班在三亚圆满落幕。

本次以“全球野生稻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利用”为主题的培训班,旨在强化野生稻资源的保护与创新利用,推动全球范围内的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进程,并促进种业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复旦大学教授卢宝荣,国际水稻研究所科学家Ramaiah Venuprasad、Arma Kristal Pabro,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文俐,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郑晓明,斯里兰卡鲁胡纳大学教授Disna Ratnasekera等,围绕野生稻表型与基因型鉴定、资源保存方式及现代育种应用等方面展开深入讲解。

全天培训课程则集中于野生稻种质资源分类知识、田间收集方法和保存技术的讲解。学员们还参观实验设施并操作表型鉴定设备。此外,多场互动交流活动为学员们提供了分享经验与开展研讨的平台,促进了不同国家学者间的学术交流。

此次培训班吸引了来自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加纳、老挝和埃塞俄比亚等国家专家学者热情参与。

全球野生稻联盟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表示,野生稻种质资源是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石。本次培训班通过邀请国际顶尖专家授课,为学员们提供了最前沿的学术信息和最先进的实践技术。学员们不仅系统地学习了野生稻种质资源的分类、鉴定、保存及利用等方面的知识,还通过实践操作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极大地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这些能力的提升,为各国在野生稻研究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次培训不仅强化了成员的专业能力,还搭建了国际合作的桥梁,有助于各国携手挖掘野生稻的潜力,共同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难题。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孙莹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