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11月30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年度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CMF副主席刘晓光代表论坛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2024-2025)。
该报告认为,2024年是中国经济触底企稳之年。在经历了2020-2022年三年疫情冲击和2023年恢复性增长后,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深处“流量恢复”与“存量调整”激烈碰撞局势,面临与以往时期不同的困难和挑战。
2025年是中国经济筑底回升之年。与2024年不同,2025年中国经济发展将面临几大新机遇:一是本轮宏观政策调整有力扭转了短期经济下行趋势;二是资产价格效应有助于市场各方资产负债表修复及预期改善;三是为应对外部冲击提前做足了政策准备。
报告指出,我国要在高科技领域实现自给自足,这需要高度重视基础研究的关键作用。作为原始创新的源泉,新兴产业领域内相关的基础研究实力,将决定着新兴产业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研发投入方面排名靠前,尤其是试验发展阶段的投入比重较大,但在基础研究专利质量,以及成果转化方面的投入相对不足,通过支持如5G等技术的发展,将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向中高端延拓,必须加大基础研发投入,在当前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取得重大颠覆性技术突破,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