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静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为新时代进一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水科院”)作为水利水电科技行业“国家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科技创新驱动,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现代水科技创新制度体系为主线,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责,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水安全保障的科技新篇。
一是担当时代使命,构建现代化水科技创新体系。中国水科院围绕科研机构使命导向管理改革、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等试点工作,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国家水网建设、数字孪生水利发展、水电能源体系构建等使命任务,深化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
加强科研计划协同。建立突出行业需求牵引的科技计划组织机制,优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流程,牵头申请水利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等行业计划,精准安排基本科研业务费用。
加强项目攻关协同。针对重大专项科研任务,组建跨专业跨部门协同攻坚专班,实施项目首席+项目协调人的“1+1帮带”负责制,在“建构河流伦理”“智能大坝理论及实践”等项目攻关中取得突破。
加强技术创新协同。把握“学-研-产-用”产业发展规律,健全贯通基础研究、技术攻关、试点应用、成果推广的创新链条。强化院属科技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打造关键技术链式创新集群,优化组建数智建造中心、数智调控与机电中心、水科学数据中心,推动建设节水科创中心、水工程安全诊断中心等,加快推进水科领域“专精特新”组织体系建设。在2023年全国科技创新研究机构50强中,中国水科院排名第4。
二是加快数智赋能,发展水利水电新质生产力。中国水科院以建设数字孪生水利为核心路径,统筹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五水共研”集成创新,加速天空、低空、地面、水情、工情“五位一体”数智赋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引擎作用。
创新应用场景。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聚焦气候变化下水循环演变、极端降水事件洪旱灾害防御,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水生态保护大格局,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等应用大场景开展研究。
集成应用技术。持续推进流域、水网、工程等不同尺度数字孪生模型研发,初步形成涵盖物理机理、过程应用、数据驱动三大类50余项专业模型的“水科大模型(SkyLIM)”工具箱,加快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合,在应用场景中迭代优化,不断提升模型的适配性和精准度。
统合水科学数据。基于智能监测感知技术,贯通多源水信息“数据获取-预处理-智能提取-实时模拟-动态评估”的应用链条,夯实算据基础。
三是坚持人才第一,建设水科技人才集聚高地。中国水科院坚持遵循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建立完善“项目-团队-平台”“成果-评价-激励”联动机制,推动建设人才队伍。
健全全周期培育机制。构建分层分类“梯队式”“全链条”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新人助推”计划,加强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品开发“三型人才”分类遴选与英才培育,实施创新领军人才和团队建设计划,“挂帅”项目首席可跨单位跨领域“点将”组建团队攻关,自主选择科研路线、优先获得资源支持。
健全多维度引用机制。“全职+柔性”双通道模式精准延揽引才,重点补充发展行业新质生产力急需的“高精尖缺”专业人才,吸引多位顶尖专家来院工作。
健全科研诚信体系。强化制度治理、刚性底线约束,加强科研诚信体系和能力建设。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承“创新、求实、敬业、奉献”的水科精神。近五年,中国水科院新增国家级人才35人次、集体1个,省部级人才58人次、团队5个,3位外籍专家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
四是秉持开放合作,贡献新时代水治理中国智慧。中国水科院主动参与全球水治理体系改革,立体推进高水平国际合作交流。
建好全球水伙伴网络。中国水科院充分发挥其下挂靠的10家涉水国际组织或中国对口机构秘书处桥梁纽带作用,深化多双边合作交流,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功主办、承办系列重大国际水事活动。
讲好中国水故事。在世界水论坛上发布《河流伦理建构与中国实践》报告,构建“幸福河”评价体系,研究发布世界15条大河幸福指数报告,连续举办四届水文化国际研讨会。
写好全球水治理科技篇章。主动参与《世界水科技报告》编撰工作,创办国际期刊River,凝聚世界智力资源,建设水科技交流传播高端平台。牵头承担的“澜湄甘泉行动”项目入选全球减贫最佳案例。近年来,20余名专家在涉水国际组织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在全球水安全智库榜单中排名第3,多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