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强 彭竞兰
吃着营养餐,住着无菌房,这里的蚕宝宝幸福值拉满!11月24日上午,科技日报记者跟随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湖南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中茧新科桑蚕生物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茧新科),感受到传统蚕桑产业的“破茧重生”。
蚕桑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目前,我国蚕茧、蚕丝的产量仍占世界的80%。但传统的养蚕模式复杂,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养蚕业的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如今,中茧新科依托现代科技,走出了一条智慧养蚕的新模式。
“传统的蚕宝宝吃桑叶,我们的蚕宝宝吃饲料”
穿上一体式无菌服、戴上无菌手套和口罩,携带的设备经过酒精消杀,再穿过两道门,记者才能走入进厂房近距离看蚕宝宝。只见全自动化的流水线上,一排排白色饲养盘依次传送,里面爬满了白白胖胖的蚕宝宝。不同的是,蚕宝宝身下不见桑叶,而是铺着一条条褐色的泥状物。
“这就是喂蚕宝宝的饲料,传统的蚕宝宝吃桑叶,而我们的蚕宝宝吃的是饲料。传统养蚕成本高、效率低、蚕茧品质不稳定,要复兴中国的丝绸文化,我们就要通过工业化的理念,采用机械化、智能化的手段颠覆传统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蚕茧产量,保证蚕茧品质。”中茧新科董事长范茂林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传统家蚕具有寡食性特征,桑叶是其唯一食用的“生长剂”。这也是传统养蚕业转型升级难以跨越的“鸿沟”。如何转变蚕的食性,提供蚕生长所需营养,是中茧新科需要破解的重要难题。
中茧新科副总经理刘丽介绍,他们历经10年通用性配方研究,20年品种改良,最终研制出适应饲料化喂养的广食性蚕品种。他们研制的广食性蚕食用人工饲料,配方富含玉米、豆粕、桑叶粉和维生素多种元素,让蚕宝宝吃得好、吃得香,吃得健康、长得快。饲料化喂养突破了传统养蚕的春秋两季季节性限制和蚕对桑叶的高度依赖,实现全天24小时、全年365天不间断产茧。
“365天都能养蚕,效能提高了1000倍”
让“靠天吃饭”的蚕桑产业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生产,还要靠智能化转型。
“我们实现了农业的工业化,工业的智能化。”中国蚕学会常务理事、中茧新科首席科学家崔为正教授介绍,中茧新科研发了环境智能化控制系统,建成了恒温、恒湿、洁净养蚕厂房;自主研发了自动化、数字化家蚕饲料、蚕具、喂料、清洗、采茧等生产设备;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图像识别、自动化控制等前沿技术,实现从蚕种到蚕茧的自动化生产。
“工厂还建立了以MES系统为核心的智慧大数据系统,实现从原料、过程到成品出厂完整的生产目标,检验和可追溯体系,确保品质稳定。”崔为正说。
记者注意到,养蚕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可以通过智慧养殖大数据中心一整面墙的大屏显示系统查看。刘丽介绍,“通过这个电子显示屏,管理人员可实时对工厂的生产进行指挥和调度。”
操作员点开系统,温度、湿度、气流等情况尽收眼底。显示屏上,有空调、加热、补湿、除湿、换气、匀风、消毒等项目。一旦监控指标不正常,立刻显示红色报警。管理员根据设定的参数,在电脑上一键操作调控到位。
中茧新科还从养殖密度、空间利用率、生产批数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他们结合工厂化养蚕,研制出注塑厂房。利用这里生产的饲养盘,可以实现多层堆垛,实现了从传统养蚕一平米600只,到目前的一平米2000—3000只。虽然养蚕密度达到了传统人工养蚕的将近5倍,可一趟走下来,却没看到几个工人。沿路都是自动化的流水线在默默工作,还有一个个的AGV智能机器人来回奔波。
“传统蚕茧的生产模式下,70%都是劳动力的投入,而智慧养蚕模式把人力节省到了极致。我们可以做到每天消耗一千吨饲料,一天产一百吨茧,365天,天天都能养蚕,效能提高了1000倍。”刘丽说。
(科技日报记者 张强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