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杨雪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监测与保护平台,是一个中轴线统一监测保护体系,可以集中监测与分析文化遗产本体状况、周边环境、产业结构、游客信息、安防等。”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遗产监测部主任周子予指着监测大屏,向记者展示了钟鼓楼、正阳门、先农坛、中山公园等地的实时数据。
近日,记者跟随中国移动京津冀媒体行活动走进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在这里,依托5G网络、边缘计算技术、政务云服务以及大数据分析、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运行着一条集动态感知、状态分析、问题研判、智能预警和协同保护于一体的“智慧中轴线”,实现了传统遗产保护管理数智化转型升级。
今年7月,“北京中轴线”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9项世界遗产,也为世界文化遗产宝库增添一颗璀璨明珠。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由15处遗产构成,从永定门到钟楼,总长7.8公里。它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不断完善,历经逾7个世纪,形成了秩序井然,气势恢宏的城市建筑群,见证了影响中国都城营建传统两千余年的理想都城秩序。
面对这一统领整个老城区规划格局的建筑与遗址的组合体,其保护工作所涵盖的复杂性与挑战性,远超传统保护手段所能及的范畴。2023年初,北京市文物局联合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等单位,为中轴线量身打造了一套“5G+城市数字孪生协同监测体系”,对中轴线遗产全方位、智能化保护,还巧妙融合了游览展示功能,为中轴线申遗之路增添强劲助力。
中国移动北京公司重要客户中心副总经理盛凌志介绍,这个监测体系包括基础设施、云边协同、管理应用和管理驾驶舱四层结构。基础设施以5G网络为底座,通过近3万座5G基站和视频监控、自然环境监测等多种智能传感器,组成了中轴线全域覆盖的物联感知网络,实时采集遗产区的遗产本体、风貌、环境和管理等信息。
云边协同整合了5G边缘计算平台和政务云部署平台,实现了全天候实时感知、主动预警与预防性保护。“结合3D模型搭建体系,在监测平台上呈现了中轴路区域文化遗产真实状态的数字孪生图像映射。通过对3D形象的文化遗产状态全天候实时监测,实现主动预警与预防性保护。”盛凌志说。
四层结构环环相扣,在中轴线周边部署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监测+业务保障网络。“今年夏季遇到极端暴雨天气,某中轴线遗产要素单位一处古建房顶上的吻兽出现歪闪现象,巡检的监测人员发现后,及时拍照上传到监测平台,管理单位组织抢修,监测平台又将这处病害,定为监测平台长期关注点位。”周子予说。
5G技术的应用,让中轴线文化遗产的实时保护范围拓宽至原来的6倍,有效降低了近40%的人力成本,巡检效率提升200%,5G+MR(混合现实)应用时延缩短50%。
2023年11月,中轴线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与保护平台项目被选为文化和旅游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认证的第一批“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项目。随后,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与北京市文物局合作,采用前沿裸眼3D技术,打造了3D北京中轴线视频。立体呈现的壮丽景观,让游客如临其境感受中轴线磅礴气势与深厚文化底蕴,领略古都独特魅力。
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是文物与新时代融合新生的关键。技术赋能下,随着越来越多人走进中轴线、认识中轴线,这片自元代起历经岁月洗礼的城市建筑群,为古都再添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