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成果转化贷”让企业底气足

2024-11-24 20:56:3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11月22日,宁夏农林科学院2024年第二次农业科技成果拍卖会如期举行,10项科技成果拍卖总成交额331万元,溢价率达25.4%。

参加拍卖的科技成果全部拍出,谁给了农业企业大胆转化的底气?这要归功于一款名叫“成果转化贷”的金融产品。

“我们积极探索金融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改革举措,联合中国银行宁夏分行量身定制了这款产品,力促更多科技成果为企业所用、助企业发展。”宁夏农林科学院院长刘常青说。

“我一点也不担心后面的事情”

“成果转化贷”主要围绕宁夏农林科学院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及技术服务等科技成果转化各环节的资金需求,支持成功转化该院科技成果的农户、农业合作社、涉农企业获得信用类贷款,用于示范推广等相关费用支出。

对于有志深耕农业领域的企业来说,这款金融产品可谓诚意满满:贷款期限最高可到3年;个人信用类贷款额度最高100万元,担保类更优;企业贷款额度最高可到1000万元。

“最重要的是,转化宁夏农林科学院科技成果的企业可以享受3.0—3.6的优惠利率。相较其他利率而言,这是非常诱人的。”中国银行银川市西夏支行副行长魏敏介绍。

还有一个利好,就是“成果转化贷”开通了审批绿色通道。“我们很多时候并不是贷不出款,而是用钱时间紧,银行放款审批手续有些复杂。‘成果转化贷’审批快,1—5个工作日就能办妥,特别方便。”宁夏杰农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俊杰说。

此次拍卖会上,张俊杰瞄准了水稻新品种“闽宁1号”,一个由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联合选育的优良品种,中熟、长粒、丰产、抗倒、国标优质米1级,起拍价为50万元。

这个品种,张俊杰已经在田间整整观察了3年。2023年,“闽宁1号”生产试验6个点,增产点比例达83.3%,平均亩产729.84公斤。张俊杰不仅中意它的优秀表现,更看好它的未来发展,铆足了劲儿要把它拍走。

“原计划60万元拿下,但竞争比较激烈,最后的成交价是66万元。”张俊杰坦言,“不过,有‘成果转化贷’作后盾,我一点也不担心后面的事情。”

“希望双方同频共振、合作共赢”

在本次拍卖会上,宁夏农林科学院精心筛选了“奶牛养殖粪污生物强化处理技术”等4项技术成果与“宁春69号”等6个作物新品种参加竞拍。“标王”为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李凤霞团队研发的“光伏基地农光互补植被恢复高效种植技术”,成交价为76万元。

魏敏告诉记者,在成果转化“科技+产业+金融”新机制下,后续,中国银行银川市西夏支行将持续跟进合作企业资金需求,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这些成果都是科研人员经过长期研究、反复试验、精心培育的结晶,成熟度高,而且市场应用前景广阔,涵盖农作物、蔬菜、畜禽养殖、农业废弃物利用等领域,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院党组书记罗成虎说。

作为宁夏唯一的农林科研单位,宁夏农林科学院突出成果应用导向,坚持多措并举激励科研人员多出高水平科技成果,今年育成全院20年来第一个通过国审的水稻新品种“宁育104”,科技支撑自治区实现粮食“二十一连丰”。

建立科技成果公布机制,实现成果转化服务从“坐等上门”到“主动服务”的转变;在全区率先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工作,今年完成职务科技成果赋权11项,实现成果转化上百项;在吴忠市、海原县等地举办科技成果推介会5场,一批科技成果得到企业青睐并现场签约……该院将高价值成果培育融入科研立项、实施、管理、推广全过程,2024年预计转化金额将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

“各位企业家既是研发成果的受益者,又是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的宣传者与推广者。我们希望双方同频共振、合作共赢,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刘常青表示。

(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摄)

责任编辑:何沛苁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