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艾娇 樊宗鑫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发布国家大学科技园体系建设方案、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试点方案、首批校内场景验证项目,科创企业投资项目签约……11月19日,在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体系建设方案和2024科技成果转化”发布大会上,同济大学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加快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科技企业孵化。
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院士表示,一流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同济大学勇担使命,在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政校企合作方面持续探索,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为服务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将持续深化改革,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会上,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体系建设方案发布,重点推出“1+3×3”十大核心任务。聚焦优势学科群,瞄准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围绕打造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双中心”,通过重塑管理机制和运营模式,拓展三类基础资源,构建三大核心平台,提升三类专业能力,形成“校-地-企”协同场景驱动的多层级产业研发服务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科技企业孵化培育,努力把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成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值得关注的是,同济大学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试点方案正式亮相。学校允许将产业化前景良好、潜在市场价值高的科技成果不低于10年的长期使用权、部分所有权或全部所有权都赋予科技成果完成团队,大幅缩短科技成果转化校内实施推进流程,鼓励引导团队开展科技成果产业化研发,大力推进学校更多高质量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同时,校外和上海技术交易所深度合作,邀请交易所协助开展赋权实施流程设计,并为赋权及赋权后转化实施做全过程鉴证。对于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同济分基金资助的创业项目,其项目组成员为科技成果完成人的,如需申请赋权,可免于提交产业化方案和进行可行性论证,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力。
同时,同济大学首批23个校内场景验证项目发布,涵盖绿色环保、人工智能、城市发展、高端制造、智能网联等方向。近日,同济大学在校内搭建产业应用场景,帮助科研团队迈出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步”。未来将逐步从校内场景扩展到校外场景,助力培育和发展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
资金支持、落地实施,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两翼。前不久,可可资本与上海同济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多方联合设立了“同杨基金”。可可资本分别与上海同陆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共迹科技有限公司签约,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支持。
同时,同济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与四川成都、福建晋江、福建安溪、新疆昌吉、内蒙古包头五个地方政府签约,推动同济大学科技创新成果对接地方企业需求,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支撑。目前,学校已在全国各地建立了16个技术转移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