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韦秋莹
世界自然遗产地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地处九万大山腹地,四季风景如画。然而,喀斯特景观退化造成的石漠化也绊住了当地群众发展的脚步。
如何从中破局?30年帮扶广西环江县的中国科学院以科技为利器,探索出一系列喀斯特地区生态治理和发展的模式,让喀斯特地区也能“披绿生金”。
开创治理新模式
“植被破坏、基岩裸露、石漠化严重……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这是30年前我们来到环江县时看到的场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原党委书记、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站长王克林介绍。
“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突出,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难以修复的生态灾害。”王克林说,破解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和发展问题,就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研发退化植被近自然改造,构建喀斯特生态移民示范区,培育中药材种植加工和畜禽养殖等产业……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科研团队的一系列科技帮扶体系很快转化为生态治理和经济发展的实践。
“牧草管护轻松,一亩牧草一年可以割6次,产量达20吨,可以养两头牛。”11月13日,在环江县下南乡波川村环江毛南绿峯种养基地,负责人谭成语向记者介绍“种草养牛”带来的效益。
基地外,田里种满绿油油的牧草。谭成语感慨:“以前村民种一亩玉米能有500元收入就不错了,现在养一头牛一年能赚3000至3500元。”
“种草养牛”正是科研团队经过研究,探索出能够兼济生态恢复与特色产业发展平衡的保护性发展模式。在喀斯特地区推行人工种草、适度发展草食畜牧业、实施“种养结合”型调整战略,有助于提升退化土地的肥力水平。
“牧草是多年生植物,只在种植时翻耕一次,这大大减少了土地扰动。”王克林一边捡起牧草地里的一块苔藓一边介绍,牧草种植可以形成生物结皮,固持碳氮、涵养水分,增加土壤二氧化碳浓度。
种草养牛—牛粪养蚯蚓(新型动物饲料蛋白源)—蚯蚓粪作为有机肥还田。目前,环江县“种养结合”复合农牧生态系统开启了喀斯特地区高强度耕作农业向保护性种植农业结构转型范式,推动了石漠化地区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新探索。
“下一步,我们还将根据香牛营养需求搭配牧草种植结构,帮助环江县打造肉牛区域公用品牌,构建环江香牛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技术模式。”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党委书记谭支良说。
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以前养一批蚕只能获得二三十斤鲜茧,经过专家们的指导培训,我们掌握了科学养蚕技术,不断扩大种桑养蚕规模,现在养的蚕一批能有两百多斤鲜茧。”环江县大才乡新坡村村民韦介晓说。
记者了解到,在环江县这片喀斯特地区上,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建立了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和木连、古周、木论、肯福“一站四点”科技帮扶科研平台。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生态所研究员,环江县委常委、副县长(挂职)何寻阳介绍,环江县蚕桑产业占一产近40%,但产业链不完整、副产物利用效率低、桑园土地退化和环境污染形势严峻。为此,科研团队不定期培训当地合作社负责人、致富带头人,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还构建起桑枝基质化食用菌(羊肚菌、桑黄)生产—菌渣蚕沙等促生抗病型肥料化还田—冬季桑园绿肥套养蚕桑发展技术模式,推动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环江县蚕桑系统生态服务功能成效显现,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环江县桑蚕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韦善教表示。
“帮扶和科研是双向奔赴。”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副站长曾馥平说。多年来,他所在的团队一直担当着技术推广这层“耦合剂”,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该团队以峰丛洼地区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研究,研发退化生态系统人为调控、生态高值功能植物定向培育、有机物资源利用、退化土壤肥力提升、生态衍生产业等科技帮扶关键技术。先后培育了替代型草食畜牧业、特色经济林果、中草药和优质饮用水等4大可持续性生态衍生产业,建成8个生态高值示范基地。
提及这些成果,曾馥平表示:“以科研任务带动学科发展,实现科技帮扶与喀斯特生态、人才队伍及科技平台建设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