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罗云鹏 通讯员 卢秋月 胡正好
今年是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办学四十周年。11月3日,该学院举办土木交叉学科发展交流会,旨在问计于学科前沿院士、专家学者,以指引学院未来发展。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1984年由清华大学对口援建,“建筑老八校”联合支持。建院四十年来,参与包括深中通道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54项,牵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三项,培养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名。
深圳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介绍,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高层次人才多、高水平科研平台多、高质量成果多。其中谢和平院士团队的“海水无淡化直接电解制氢”入选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陈湘生院士团队的“繁华城区暗挖地铁车站关键技术”实现地铁车站施工工法的重大创新等。
当日会议特邀6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聚焦土木学科当下焦点、展望前沿。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表示,土木交通学科既要与机械、电子、材料等其他学科融合发展,也要在学科内部融合发展,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的赋能下,必将更加辉煌。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缪昌文以《水泥基超材料的研究》为题,介绍了水泥基超材料的创新性研究及其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潜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聂建国以深圳市多项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重大工程项目为例,介绍组合结构设计合理性及其带来的技术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丁烈云则围绕智能设计、智能施工、智能运维三大方面展开,强调生成式设计引领创新,人机协同提升施工效率,智能终端保障运维安全,AI技术将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沙理工大学原校长郑健龙在报告中指出,通过数字化手段,增强路基工程的韧性与防灾能力,可实现道路工程领域可持续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校长邢锋在报告中表示,通过将固废转化为可再利用的建筑材料资源,不仅能显著减少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消耗,还能有效降低土木工程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建筑行业的低碳转型,实现环境与资源的双赢。
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新业态新需求,学院将积极探索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改革路径,开启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及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新篇章,致力于培育创新与实践能力兼具的“大土木+”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