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路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哪些人更容易随着年龄增长罹患退行性疾病?哪些人更容易罹患癌症?
“端粒长度的平衡在人类疾病中起了关键作用。长端粒更容易导致癌症,短端粒则更容易患与年龄相关的退行性疾病。”在10月25日举行的2024年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幕式上,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分子、细胞与发育生物学杰出教授卡罗尔·格雷德在《端粒:新兴技术为疾病防治开辟新途径》主旨演讲中,为大家带来这一消息。
何为端粒?卡罗尔·格雷德介绍,端粒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结构。它有两大重要的功能,第一是可以保护染色体的末端;第二是可以维系染色体的长度。但由于细胞分裂时末端无法复制,所以端粒都会丢失。但端粒酶可以识别出末端端粒的丢失,使端粒保持长度的平衡。
为什么端粒酶这么重要?因为端粒酶是所有细胞分裂所必需的。正常细胞复制需要端粒酶,才能分裂成不同的细胞类型。
如果没有端粒酶会发生什么?卡罗尔·格雷德介绍了这样一项实验:一个缺少端粒酶小鼠G1,有了下一代没有端粒酶的小鼠G2,再有下一代没有端粒酶的G3……每一代小鼠的端粒酶都没有办法维系在染色体末端。于是,这类小鼠的端粒都变小,而端粒变小会导致其组织更新功能丧失。因此,缺乏端粒会导致小鼠各个方面的问题,如骨髓衰竭、皮肤伤口愈合缓慢等。
“我们发现随着细胞分裂,端粒变短之后,会导致细胞死亡或者细胞衰老。”经过多年研究,卡罗尔·格雷德发现,有些疾病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端粒所导致的,短端粒导致与人类年龄相关的退行性疾病,长端粒更容易导致癌症。因此,端粒长度的平衡在人类疾病中起了关键作用。“如今,新技术也正在改变过去旧的模式。通过利用纳米孔测序方式,可以检测特定染色体端粒长度。同时,我们也发现可以调节端粒长度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