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10月24日,中国地质学会2024年度全国地学科普研讨会在重庆拉开帷幕,这是全国地学科普研讨会首次在重庆召开。全国近200名专家学者以及各省级地质学会、企业代表围绕“创新与发展”交流各地地学科普成果,助推我国地学科普工作发展。
会上,向中国地质学会第四批地质文化村“重庆市渝北区天险洞村”授牌。
据了解,地质文化村(镇)是指依托地质资源禀赋区域,通过深度挖掘地质科学和文化,将其与乡村、乡镇建设相融合,发展特色产业和经济,提升乡村、乡镇生活品质和文化内涵,形成的宜居宜业的特色村(镇)。自2020年首批地质文化村(镇)启动申报评定工作以来,重庆已成功申报地质文化村(镇)3个。此次入选的天险洞地质文化村位于渝北区大盛镇,地处中心城区“四山”中的明月山脉。另两个地质文化村(镇)为酉阳叠层石地质文化村和秀山县涌洞镇河坝村。
“这里拥有古生代至中生代的奇特地质遗迹,岩溶槽谷地貌十分突出。”重庆市地质学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例如当地形成了天险洞岩溶洞穴、云龟山石芽、廖家湾岩溶泉、仙女洞岩溶泉等地貌形态,其中云龟山菊石化石、云龟山腕足类化石形态较为完整,科普价值较高;云龟山断层崖险峻壮观,景色优美。天险洞村是以岩溶槽谷地貌和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为依托,集地质科普、研学旅游、自然景观、民居体验于一体的“地质+自然教育”类地质文化村。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韩列松介绍,重庆地质科学资源禀赋良好,云阳普安恐龙化石群、秀山有颌鱼类特异埋藏化石库等均是世界级的地质科学成果,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在全市地质人的共同努力下,地学科普工作在科普平台和基地建设、科普人才培养以及科普品牌创建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近五年科普领域工作荣获省部级奖项15项。此次研讨会是重庆推动地学科普工作迈上新台阶的重要契机,同时为重庆下一步地学科普工作提供指引,也为提高公民地质科学素质、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次大会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重庆市地质学会、重庆市自然资源学会、重庆市规划展览馆(重庆自然资源科普馆)联合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