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马铃薯产业装上“智慧引擎”

2024-10-19 19:14:1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颉满斌

深秋时节,金黄色的阳光洒在连绵起伏的丘陵山地上,在甘肃省定西市鲁家沟马铃薯示范基地里,一片繁忙而有序的马铃薯收获景象映入眼帘。

不同于往年的人力挖掘和手工捡拾,今年,一台名为4UZ-110型的丘陵山地四轮转向轮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成为了这里的“明星”。该收获机以其高效、智能的表现,成为了马铃薯收获的“智慧引擎” 。

在鲁家沟马铃薯示范基地内,甘肃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团队研发的4UZ-110型丘陵山地四轮转向轮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正在作业。机器轰鸣声中,一排排马铃薯被整齐地挖掘出来,随后经过薯土分离、自动装袋等工序,整个过程流畅而高效。

“以前,我们得靠人工一锄头一锄头地挖,再一颗颗地捡拾装袋。这不仅累得我们腰酸背痛,而且效率还低。”正在一旁观看收获作业的村民李满福感慨地说。

而如今,这一场景已然发生了变化。只见机器的前端缓缓深入泥土,随着一阵轻微的震动,一颗颗圆润饱满的马铃薯便从土壤中探出头来。紧接着,机器内部的分离系统迅速将薯块与土壤、地膜以及残留的秧苗分离,而一旁的自动装袋装置则迅速将分离后的马铃薯装入吨袋中。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这台机器真是太神奇了!”李满福忍不住赞叹道,“以前我们人工挖掘,一天最多能挖个三五亩地,还得雇上几十个人。现在有了这台机器,一天就能收获二三十亩,效率提高了十几倍!”

“这台机器不仅效率高,而且操作起来也非常简单。”甘肃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王虎存一边演示着机器的操作方法,一边向村民们介绍道,“它采用了四轮驱动和全轮转向技术,能够在复杂的丘陵山地地形中灵活穿梭。而且,它的转弯半径非常小,只有4米,非常适合我们这里的梯田地块。”

甘肃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孟养荣介绍,面对甘肃省丘陵山区地形复杂、马铃薯收获机械化程度低的现状,甘肃省农机推广站与甘肃农业大学紧密合作,与企业联合共同研发了4UZ-110型丘陵山地四轮转向轮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

“这款机器的研发过程充分考虑了甘肃省马铃薯种植的实际需求,是国内首台丘陵山地四轮转向轮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可实现20度田间坡道快速转场和梯田地高效作业,旨在解决丘陵山区马铃薯收获过程中的无机可用、无好机可用的难题。”孟养荣说。

“4UZ-110型丘陵山地四轮转向轮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采用了先进的无级变速系统和四轮驱动技术,能够根据田间的实际情况调整行进速度和动力输出。”甘肃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赵武云介绍,“这不仅提高了机器的通过性和爬坡能力,还使得机器在复杂地形中能够保持稳定的作业效率。”

据测算,该机器每小时的生产率可达2至3.5亩,每天大概可以收获20至35亩地。与传统的马铃薯挖掘收获方式相比,减少了捡拾装袋成本,每天可节约近50人的捡拾人工。

同时,该机器还采用了节能环保的100马力国四发动机,不仅动力强劲,而且排放更低、噪音更小。这既符合国家的环保要求,也降低了农民的运营成本。

甘肃宣烨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聚东是该基地的负责人,他介绍,传统的马铃薯收获方式中,农民需要手工将挖掘出来的马铃薯与土壤、地膜以及秧苗进行分离,这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损伤薯块。而4UZ-110型联合收获机则采用了先进的薯土分离技术,能够自动将薯块与杂质分离,大大提高了收获效率和质量。

此外,该机器还配备了自动装袋装置,能够将分离后的马铃薯直接装入吨袋中,省去了人工捡拾和装袋的繁琐步骤。这不仅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还减少了薯块的损伤和丢失。

定西市安定区农机服务中心主任张吉琳说,甘肃省丘陵山区的地形地况复杂多变,田块细碎分散,给马铃薯收获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而4UZ-110型联合收获机则采用了四轮转向和蟹形转向技术,能够在狭窄的梯田地块中灵活穿梭,大大提高了机器的适应性和通过性。

赵武云介绍,该机器采用仿生挖掘铲,配套动力小,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作业灵活性、适应性和性价比。

同时,该机器的应用还促进了马铃薯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通过提高收获效率和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

(科技日报记者 颉满斌 摄)

责任编辑:李梦一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