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朱虹
日前,“大麦-大豆”复种模式田间实收测产现场观摩会在黑龙江省安达市老虎岗镇举行。“本次测产黑河35号获得平均实收大豆267.36斤/亩,超过去年全国平均大豆单产水平,与当地春播大豆产量相当。前茬种植饲草大麦龙饲麦6号,平均亩产达到2.1吨。‘大麦-大豆’复种模式实现了一季两作,一地双收。”测产专家组组长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张玉先教授表示。
安达市土壤质地黏重、养分匮乏,有大面积盐碱地分布,严重制约农作物产量提升。同时,安达市是畜牧业发达地区,牲畜存栏量较大,但漫长的枯草期造成青绿饲草匮乏。
近年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麦育种团队,协同早熟大豆育种创新团队系统开展早熟、耐盐碱大麦品种选育,早熟大豆适应性筛选试验,大麦复种大豆减本增效生产技术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与试验示范。
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哈尔滨综合试验站站长、大麦复种大豆模式试验示范项目主持人刁艳玲研究员介绍,该试验示范田占地面积350亩,前茬种植饲草大麦龙饲麦6号,进入乳熟后期进行割晒收获,后茬播种大豆。本次田间测产进一步证明了“大麦-大豆”复种模式在寒地农业生产中的优势作用。该模式充分利用光温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了单位面积产能和效益最大化,为安达市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单产提升助力,为安达市农牧业协调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刁艳玲介绍,团队历时7年的试验研究,总结出以早熟耐盐碱大麦品种选育、大豆光感适应性筛选、优化的栽培技术等技术集成模式,并制定了黑龙江省大麦青贮复种大豆生产技术标准。
“这种复种模式简捷易行,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种植示范户周现平表示,“大豆产量达到200斤/亩就有账算,结果已经超出了预期,我将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引导广大农户运用复种模式实现增产增收。”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鹿文成、北大荒垦丰种业大豆首席科学家胡喜平研究员,对该项目给予高度评价。他们认为,春播大麦、夏种大豆种植模式的创新,不仅为实现黑龙江省一年两季作物的双产双收提供了生产模式,也为黑龙江稳粮扩豆减本增效探索出有效途径。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申甲说:“耕作模式的创新是助力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的金钥匙。”现场专家表示,今后要结合大豆品种在地区的实际表现、特征特性、生长期等条件因素,因地制宜开展种植工作,发挥品种最大优势,为黑龙江省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及良种保障。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