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颉满斌
夕阳下,中山桥上游人如织,白塔山在晚霞中更显巍峨,不远处的水车吱呀作响……兰州市民文娜拿起相机,“咔嚓”一下,把这个场景定格在自己的手机相册里。
国庆期间的兰州黄河之滨,秋风拂面、水波粼粼,当地迎来了文旅市场最为火爆的时刻。这是甘肃省加大力度推进产业融合,促进文旅转型升级的缩影。
近年来,从兰州市到庆阳市,再到永靖县,甘肃各地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守护了黄河的绿水青山,更让文化旅游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黄河之滨的绿色新“兰”图
文娜是一名摄影爱好者。这些年,她一直用镜头记录着兰州黄河边的变化。
“以前,这里更多的是传统景点,但近几年变化太大了。现在,黄河两岸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丰富的文旅活动。”文娜兴奋地说,“周末,我会带着父母来黄河边打卡。黄河边的古建筑和雕塑,让这里变得更加有艺术气息和文化底蕴。”
2019年以来,兰州市积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五年来,黄河兰州段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成效显著。
兰州市通过科学治理和生态修复,将沿黄的山水“串珠成链”,形成了生机盎然的百里黄河风情线绿色长廊。同时,兰州市还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文化和旅游、生态和经济的融合发展。2024年上半年,兰州市文旅市场持续火爆,累计接待游客逾5734万人次,同比增长42.98%,实现旅游消费超3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05%。
红色文旅的新篇章
国庆期间,位于庆阳市的南梁革命纪念馆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参观者。在这里,游客们不仅可以缅怀革命先烈,还能体验到独特的红色文化旅游项目。
“我一直对红色文化很感兴趣,这次来到庆阳,真的不虚此行!”来自西安的李琳女士感慨地说,“这里的红色旅游项目非常丰富,不仅有纪念馆和旧址,还有实景舞台剧和红色文创产品。特别是《旋风少年》这部红色奇幻儿童剧,让我和孩子都颇为感动。”
近年来,庆阳市大力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加强南佐遗址等文物遗址的保护利用,编纂出版《庆阳历史文化大观丛书》,全面启动文物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同时,庆阳市还加快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挖掘整理党在庆阳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英雄人物故事,创建了一批高质量的研学基地和精品红色旅游线路。
黄河文旅深度融合
这几日,位于永靖县的黄河三峡景区内游人如织。游客们乘坐游船穿梭在峡谷之间,欣赏着炳灵寺石窟的雄奇壮观和刘家峡水库的碧波荡漾。在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游客们不仅可以领略到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还能参与各种互动体验项目中来。
永靖县充分利用黄河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通过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重塑旅游形象和宣传口号、挖掘黄河文化元素和价值内涵等措施,实现了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
永靖县以黄河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为示范引领,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黄河文化为核心IP和品牌,重塑全县旅游形象和宣传口号;充分挖掘黄河文化元素和价值内涵,进行文化旅游商品创意开发;启动景区、度假区+非遗的内容为王建设模式,提升旅游目的地吸引力。
如今,永靖县的黄河文化旅游产业已经初具规模,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等景区已经成为国内外游客的热门选择。通过文旅融合发展,永靖县不仅保护了黄河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百姓的增收致富。
甘肃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产业融合和创新发展,甘肃不仅守护了黄河的绿水青山,更让文化旅游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