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秋分:留住400年前的秋意

2024-09-22 08:50:4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北京时间9月22日20时43分将迎来“秋分”节气。秋分,是刚刚好的一半,热与凉融合得刚刚好,昼与夜平衡得刚刚好,温度正好,秋意正好。

四百年前的一个秋天,董其昌行舟作画,其笔下的秋兴八景,成就了画史的传奇。四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仍有机会在上海博物馆的展柜中,从画中线条、积墨中感受到董其昌笔下的秋意。

该画作共八开,其云峰石迹,迥出天机,笔意纵横,参乎造化。秋兴八景,造化为师,董其昌将泛舟吴门京口途中所见“秀峰如簇,川原苍莽”的江南秋景绘于笔下,缀以秀逸典雅的诗文题跋。

“八景”虽然是一件作品,但每幅作品都是独立的。有草木葱茂、风雨迷蒙的江南丘陵,有沙汀芦荻、远岫横亘的水乡情调,亦有水天楼阁、彩舟竞发的江上秋景。画家用笔回腕藏锋,线条沉稳生拙,用墨神采飞动,结构布势寓奇于正,用色守正创新,素雅的水墨施以深浅不一的绛红,点染出灵动多姿的秋意之美。

控温控湿控光 守护书画瑰宝

秋意亘古恒常,但秋景难存,画家笔下的一幅幅名作更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质和损坏。尤其是近年来的“博物馆热”拉近了公众与博物馆的距离,也让文物的利用率日益提高。

为了守护艺术之美,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倡导积极主动地采取预防措施,文物预防性保护理念也已成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共识,即通过科学管理、精准监测、有效评估及适时调整,我们可以抑制环境因素对文物可能造成的损害,创造一个稳定洁净的环境,从而减缓文物的劣化过程。

对展柜、储藏柜、囊匣等馆藏文物“微环境”的调控,是现如今重要的预防保护手段。展柜内照明周期性开关、展柜外环境的变化都会引起柜内相对温湿度的周期性波动。智能展柜与储藏柜可以通过对展柜环境因子的监测、指标体系的评估与决策,运用多种调控手段,实现展厅微环境的智能化调控,达到稳定洁净的效果。此外无酸纸、调湿剂、吸附剂等专用功能性被动调控材料的应用也能较好地调控展柜内微环境。

在《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展览中,上海博物馆在文物展柜内配备了净化调湿一体机并安装了感应灯,将相对湿度控制在55%左右。照度控制在50lux以内,并通过分段展示和安装感应灯来进一步降低光照对文物的风险。同时布设无线传感器,实现对展柜内微环境的连续实时监测。

正是有了这些高科技手段,让我们有幸能够近距离欣赏到那些流传千年的艺术瑰宝,还能让每一代人都有机会近距离感受历史的魅力。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这份跨越时空的艺术之美,让它继续照亮未来,激发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

设计:杨凯

记者:李梦一

学术支持:上海博物馆(裔传臻 徐文娟 黄河)、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

资料提供:上海博物馆

责任编辑:李梦一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