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魏依晨
9月12日至13日,以“科技创新助力鸟线和谐共生”为主题的“输电线路鸟类监测与风险防范技术研讨会”在江西省南昌市顺利召开。会议由江西省生态学会主办、江西联创电声有限公司承办。
在“人鸟冲突与解决方案”圆桌讨论中,与会人员围绕“输电线路鸟类智能监测、鸟类误撞电力线路预防、输电线路涉鸟故障评估、越冬鸟类生态监测研究”进行了自由发言。
会上记者获悉,武南特高压线路途经鄱阳湖区南昌市新建区、南昌县等,其中新建区成新农场、朱港农场、恒湖垦殖场,高新区的五星垦殖场,上饶市余干县的插旗洲,九江市永修县恒丰垦殖场等是鹤类、雁鸭类、鹳类和鹭类等水鸟的重要觅食地。
“鉴于鄱阳湖区在鸟类保护中的突出地位,且水鸟对农田的利用和依赖程度逐渐增加,采取必要措施防范和减少珍稀濒危鸟类撞击武南特高压线,保障输电线安全运营是目前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与会专家建议,电力部门优先选择通过加装航空警示球的方式防范鸟撞。对于航空警示球的安装方法,建议多种颜色的航空警示球混搭,在两根平行避雷线上交替悬挂,以提升视觉密度和警示效果。
此外,专家建议组织高水平的研究团队,开展全面的、有针对性的监测和调查研究,整体提升南武特高压线的鸟撞防范水平,并为其他区域鸟撞防范提供参考。
“要摸清特高压线沿线的鸟类多样性和活动规律,构建完备的风险鸟类数据库,明确重点防范鸟种;绘制特高压线沿途的鸟撞风险分布图,明确重点防范区域。”与会专家建议,开发鸟撞智慧监测和预警系统,实时监测鸟撞风险;研发新型防鸟撞警示装置,提升鸟撞防范效果。
专家们希望,通过长期监测研究,最大限度地保护鄱阳湖珍稀濒危鸟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江西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贡献电力和生态科技力量。
(江西省生态学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