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丨拥抱数字技术,高原牧场用大数据“养”牦牛

2024-09-11 14:08:01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何亮

打开电子大屏,页面跳转至智慧畜牧业大数据平台,光标所到之处,数据信息以动态图示展现在众人面前。从畜牧结构、分布,到出栏统计、草畜平衡指数,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类乌齐县牦牛养殖的数据一应俱全。9月10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采访活动来到类乌齐县牦牛大数据中心,类乌齐县惠众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胡麾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从去年7月开始,类乌齐县开始尝试利用大数据“养”牦牛,让数据多出力,养殖更精准。

对于牦牛养殖而言,数据的精准性至关重要,它关系着青藏高原的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此前做统计,我们都是人工入户,不仅工作周期长,而且统计质量不高,数据掌握不精准,草畜平衡就会出问题。”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类乌齐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其美旺堆表示,在数据统计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发现,每年在枯草期(11月到来年6月),牧民家中体格瘦弱的幼龄、老龄牦牛往往会饿死或病死,给牧民造成经济损失。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类乌齐县引进类乌齐县惠众牧业有限公司,由该公司在当地枯草期收购牧民家中的病弱牦牛,进行育肥培养。待到来年6月丰草期,公司再将复壮的牦牛寄养到牧民家中,并按每头牦牛1天10元的标准向牧民支付寄养费。“如此一来,牧民不仅减少了经济损失,还增加了养护收入。”胡麾说。

但导致牦牛病弱的根源在种质资源质量的下降和养殖过程的粗放,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找到牦牛种质保育、科学培育的钥匙。

2023年,类乌齐县农业农村局投资建设类乌齐县牦牛大数据中心,该大数据中心在全县重要养殖点位安装摄像头,并开发智慧畜牧业大数据平台。借助数字技术和设备,大数据中心会在每年两次牦牛疫苗接种时,集中整理、核对全县牦牛情况,摸清公母牦牛的比例、牛犊出生率和环境承载量,以此制定全县牦牛的出栏量,保障全县的草畜平衡。其美旺堆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大数据平台的监测范围已有效覆盖类乌齐县6340平方公里的数个重点牦牛牧场,种质资源的监测保护也有了具体抓手。

在类乌齐县觉恩卡牧场,广阔的高原草甸上,成群的牦牛自由觅食。记者了解到,这里的3700多只母牦牛和300多只公牦牛是分区饲养,在繁殖季节,技术人员会帮助牧民采用人工授精和自然交配的方式,确保类乌齐县牦牛优良种质的延续和繁盛。

而在类乌齐县的智慧畜牧业大数据平台上,觉恩卡牧场的牦牛种群信息一目了然。胡麾告诉记者,因为有了视频监控,相距100多公里外的牧场运行情况也能及时掌握。牧场工作人员也会第一时间将新的繁育数据反馈到大数据平台,让政府相关部门对全县牦牛养殖发展了如指掌,进而为全县牦牛发展作出更科学的决策。

(科技日报记者 何亮 摄)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