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丨第40个教师节,致敬这些良师益友

2024-09-10 14:27:59 来源: 中国科技网综合 点击数:

时维九月,硕果盈枝,第40个教师节也如约而至。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从40年的跨度来看,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今年教师节前夕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为新时代教师职业发展树立了航标。

1891.8万人的教师队伍支撑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

1985年,我国设立教师节,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40年来,教师工作摆上了极端重要的位置,实现了量质齐升。

从数量上来看,全国专任教师从1985年的约931.9万人增长到2023年的1891.8万人,实现了数量翻番。这支教师队伍支撑起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

从质量上来看,教师的学历层次也稳步提升。2023年,小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比达78%,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93%。高级职称教师占比显著增加,特别是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岗位的设置,强化了教师工作的专业性。

我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已达到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一批大学和一大批学科已经跻身世界先进水平。

全国585个单位、1790人受表彰

9月8日,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在京举行。全国585个单位、1790人受到表彰。

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浓厚氛围,激励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决定授予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等585个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授予刁荣春等716名同志“全国模范教师”称号;授予于渊等895名同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授予王彦平等80名同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授予王军等99名同志“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教师队伍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典型,用实际行动支撑起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凝练铸就了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底色与崇高品质,是党和人民可以信赖与依靠的大国良师。

培训体系不断健全,数字技术、AI助力发展新模式和新路径

我国建立了由226所师范院校和近600所非师范院校共同参与的中国特色教师培养体系。办学层次实现了从中专、大专、本科“老三级”向大专、本科、研究生“新三级”的跃升。为吸引优秀人才从教,我国实施公费师范生教育,实施教师的定向培养,还实施“国优计划”,拓展优秀教师培养渠道。

教师的职后培训体系也在不断完善。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俞伟跃介绍,根据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需求,教育部推动各地建立完善教师梯次递进发展体系,建立起中小学教师5年360个学时的全员培训制度,形成了协同联动的教师培训体系;通过“国培计划”等示范性国家级培训项目,引领组织高质量培训,加强国家、省、市、县、校五级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俞伟跃透露,借助数字技术,加强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教师培训”板块建设,帮助教师常态化开展研修;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在103个省市县校探索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助力教师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路径。

教师地位待遇显著提高,管理、评价改革持续推进

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政策目标逐步实现;2012年以来,中央投入专项资金数百亿元,支持边远艰苦地区,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今年,“特岗计划”教师工资性补助标准提升,每人每年增加3600元……40年来,教师地位待遇显著提高。

为了教师队伍健康发展,推进教师管理、评价改革等工作也正在进行。

俞伟跃指出,要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来评价教师;还要建立健全高校产业兼职教师管理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推进教师管理数字化改革,以新技术融合提升教师管理效能。

言传身教诠释师者本色

何以为师?师以何为?教育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感悟大师风范,聆听他们的答案。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留给我们杂交水稻这一世界领先、彪炳史册的创新成果,还留下了宝贵的科学家精神。他是一个坚持人民至上的人,服务人民是他从事科研工作的初心。他是一个自信自立的人,他深信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上,才能筑牢我国粮食安全的“城墙”。他是一个守正创新的人,他发现了天然杂交稻,坚持实事求是,探求真理,最终实现了杂交水稻技术的巨大突破。他是一个坚持问题导向的人,他主持的科研项目,始终面向生产一线。他胸怀人民,也胸怀天下,他有一个世人皆知的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还特别爱护后辈,提携后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会悉心指导每位学生,针对不同学生量身定制教学方案。针对一些大学生不求上进、懒散等问题,他于2009年成立了“勇博励志班”。为进一步激励、资助家庭贫困的优秀学生,他先后捐出他所获得的吴阶平医学奖、何梁何利奖等奖项的奖金,设立“勇搏”基金。他把学生看成朋友,看成自己的孩子,保护他们的自尊心,鼓励他们进步。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鼓励学生多学习、多动手、多思考,要敢于大胆质疑,并送给每位学生亲笔签名的学术著作《不停歇的思索》。他在科研和生活上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指导和帮助。他渊博的学识、严谨务实的治学思想、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开拓进取的科研精神,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著名天文学家南仁东在指导学生时,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看重学生的动手能力。他上课从不照本宣科,他给研究生上课,会把书本上艰深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出来,尤其擅长举例子和打比方。他还是一个非常可爱、温暖,对别人比对自己还好的人。不只是对自己的学生,他会把爱洒向身边所有人。

在教育中,教师的精神至关重要。正是无数优秀教师的行为与品格汇聚在一起,形成了我国独特的教育家精神,为教师群体提供强大精神指引,为莘莘学子照亮成才之路。

(中国科技网综合科技日报、新华社、新京报等)

相关链接:

很想和他再道一声“教师节快乐”——回忆我的带培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

他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记我的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

“不停歇的思索”是他给我上的第一课——记我的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

他的言传身教让我终身受益——回忆我的导师、著名天文学家南仁东

责任编辑:王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