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做承接产业转移大文章,建沿边开放新高地

2024-09-08 22:54:05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

9月8日,在昆明举行的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云南)上,记者了解到,云南正加强东西部协作和部省、省际、央地合作,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大文章,着力将云南打造成为沿边开放的新高地、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要示范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提出要完善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的协作机制。

绿色铝、光伏、新能源电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2023年,众多新兴产业头部企业落地云南。众多自带“科技范儿”的产业链、供应链实现转移对接,签约382个项目,开工项目总投资达1421亿元,促进了彩云之南的经济发展。

“有一种叫云南的机遇”

“昨天晚上我沿滇池跑了6公里,体验了‘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我还去参观了最近获批建设的昆明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体会到什么叫‘云南的机遇’。”8日上午,360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说。

此前,360科技集团与云南在多领域建立并深化合作,积极参与云南省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企业还先后与普洱市、昆明市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网络安全服务平台的本地化落地。“现在云南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发展越来越好,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朋友把云南作为投资的首选!”周鸿祎说。

与周鸿祎同被吸引到云南的,还有1300多家国内外重点企业的代表。

“我们拥有绿色电力资源、高原特色农业,文旅、矿产、生物等资源丰富而独特。这些都可以转化为独具特色的产业竞争力。”云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宁表示,云南正成为一方投资兴业的热土、一块成就梦想的宝地。

以绿电为例,云南电力装机达到1.44亿千瓦,绿电占比达到90%;光伏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低于全国40%。

在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建设步伐正加快。交通、物流、信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高速公路突破了1万公里,居全国第二;拥有15个民用机场,居全国第四。中老铁路“黄金大通道”的效应不断显现:累计发送旅客3900多万人次,运输货物4400多万吨,拓展到12个“一带一路”的共建国家。

近年来,云南省持续发展壮大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推进市场化、产业化、法治化、生态化、数字化进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2023年,经济总量迈上3万亿元新台阶。

承接产业转移发展能力在提升

在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云南)现场,记者看到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家的面孔。

“人工智能技术对以云南为支点的产业转移,能够做些什么?”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晓如自问。

他认为,云南背靠14亿多人口的国内大市场,面向南亚东南亚2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巨大的优势自不待言。其间,讯飞的翻译系统也能发挥巨大优势。此前,企业已和云南省建立战略合作,建起了科大讯飞南亚东南亚总部,建立了南亚东南亚多语言技术研究院,并已研发了8个相关语种的语音识别和翻译技术。

8日当天,以生物医药产业、光伏产业、信息产业及南亚东南亚数字合作、沿边产业园区对接为主题的4个省部专题活动,以及以装备制造、绿色铝、有色及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等为主题组织开展9个省地合作专题活动,场场都吸足了企业家和院士专家的“眼球”。

“推动产业梯度有序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保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在活动启动式致辞时说。

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云南立足功能定位和产业基础,精准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完善协作机制,支持云南高质量对接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产业新布局,推动建立促进产学研有效衔接、跨区域通力合作的体制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做好承接产业转移这篇大文章,提升承接能力是关键一节。

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同步,云南正以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营造公平、透明、稳定、可预期的良好环境,建设沿边产业园区、高新区、经开区等承接载体,创新体制机制,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我们还支持云南建设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建设连接南亚东南亚国际信息大通道,支持云南构建沿边产业园区发展格局,打造沿边开放新高地。”金壮龙表示。

创新环境招引产业转移发展

新时代,云南产业的“新三样”“老三样”“特三样”“大三样”全面起色,离不开活跃的创新环境。

工业方面,云南有8个产业产值超千亿元:贵金属新材料产值占全国60%;绿色铝、光伏单晶硅的产能均占全国的1/5;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占全国的三成。

截至目前,云南中小企业数达140.43万户,比2020年底翻了一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74户。

农业方面,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与东北大农业、江浙精细农业和都市农业并列,成为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的又一典型模式。茶叶、鲜切花、坚果、咖啡、中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我们推进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健全‘揭榜挂帅’机制,积极推广科技特派员、科技创新券政策,开展‘科技入滇’和‘双招双引’活动,支持企业选聘科技副总和产业导师,引培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到3233户,比两年前翻了一番!”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在作活动推荐时介绍,腾冲科学家论坛“科技达沃斯”的效应,正持续放大。近年来,国内外科技人员与云南深度对接,有力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帮助企业提升了创新能力。

今年1至7月,云南省产业投资增长11.1%,占全部投资比重达54.3%,产业的民间投资增长了24.4%,工业投资增长6.3%。

致力于打造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国家战略性有色金属产业基地、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业基地、“金字招牌”世界旅游目的地的云南,魅力愈加可人。

未来,云南将统筹推进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探索与产业转出地的利益分享机制,制定支持企业易地搬迁改造等政策措施,推广“中部企业+云南资源”“东部研发+云南制造”“东部总部+云南基地”“东部市场+云南产品”等多种合作的模式,让转移产业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

(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 摄)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