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贻刚 王东勤 科技日报记者 刘昊
“具有数千年历史的骆越民族催生了世界文化遗产花山岩画,如今花山脚下走出了一位骆越香猪王,‘骆越香猪’也成为当地乡村振兴养殖产业的一个缩影。”被广西宁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黄绍劲称赞的骆越香猪王,就是宁明县亭亮镇古亭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廖熙丰。
今年40出头的廖熙丰黝黑肤色、中等身材、精练能干。他饲养的“骆越香猪”最多的时候,大大小小存栏数达到5000头,成为宁明县远近闻名的“香猪司令”,也是当地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发展的榜样和标杆。
情系家乡再创业
2005年,廖熙丰从柳州铁路运输学院学成毕业后,开始走向商海,一路沉浮,顽强打拼。
2012年,廖熙丰拉上儿时一起玩耍的两位志同道合好友,成立了南宁影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那段时间每天设计三维动画、拍视频、拉广告、制作专题……年轻人创业真的是有苦也有乐。”经过几年的打拼,他们的文化传播公司实现年收入400万元。
2018年,正值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在廖熙丰的家乡宁明县亭亮镇北宁村,发展脱贫攻坚产业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我知道廖熙丰在南宁发展不错,每年回家过春节他都请我们到家里做客,向我们分享创业的历程和收获。于是,我就极力邀请他回来支持家乡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支持家乡的建设和发展。”亭亮镇北宁村党总支部书记黄登文说起这件事仍历历在目。
廖熙丰和文化传播公司另外两位合伙人决定在兼顾南宁发展的同时,也要为家乡的脱贫攻坚事业尽一份力。
2018年8月,在一番考察踩点后,廖熙丰与同族兄弟廖熙强选定了附近的龙旺村四修屯一处300亩四面青山环抱、林草丰茂的山谷地作为养殖场,开始了养殖场的建设。
“骆越香猪”品牌响
“藏香猪瘦肉率高、脂肪较低、皮脆不腻、味道鲜美,人体所需氨基酸和微量元素高,特别是冬天拿来打火锅、铁板烧等,都是上好的食材。”廖熙丰选定饲养的,是来自西藏的藏香猪,这也是当地没有的品种。
“一边学习,一边摸索。一边养殖,一边求教。那时候,我几乎天天都和香猪在一起,别人都戏称我为‘天蓬元帅’。”回忆起刚开始养殖香猪的那段日子,廖熙丰有点忍俊不禁。
2020年12月,廖熙丰饲养的第一批成品香猪出栏,收入15万元,捞到了养殖香猪的第一桶金。有了成功的开端,廖熙丰开始注重品牌和包装。他结合骆越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结合花山岩画的世界遗产品牌效应,将自己引进养殖的藏香猪率先成功注册了“骆越香猪”商标。
与此同时,廖熙丰与武鸣的朋友进行合作,又在武鸣建设了一个“骆越香猪”生产基地,让“骆越香猪”进军到南宁周边,不断拓展养殖和销售市场。
经过一番不懈努力,到2022年底,廖熙丰的“骆越香猪”大大小小存栏数已经达到5000头。此时,他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香猪司令”。
乡村振兴树榜样
作为“香猪司令”,廖熙丰主动带领和支持当地群众发展香猪养殖。
2022年5月,廖熙丰免费支持亭亮镇龙旺村百荷屯的脱贫户郑德刚60多头猪苗,并在养殖过程中对郑德刚进行技术指导,帮助解决各种问题。
一年后,廖熙丰全部回收郑德刚的成品猪对外销售,让郑德刚实现纯收入6万多元。“廖熙丰不仅提供免费猪苗,而且做到技术跟踪,回收包销,让我发展香猪养殖吃上了定心丸。”郑德刚心存感激。
对于小规模的养殖群众,廖熙丰也是以成本价将猪苗出售给他们,每年他提供猪苗给小规模的养殖群众,就有20多户。
这几年,廖熙丰一直专注于对“骆越香猪”特色品牌的打造。目前,深加工的产品有“骆越香猪”肉丸、腊肉、腊肠和熏肉等。熟悉电商行业的廖熙丰,灵活运用互联网平台,打通香猪销售渠道。
目前,他的“骆越香猪”主要销往南宁市。“骆越香猪”,已经成为宁明县一个小有名气的农业特色品牌。下一步,廖熙丰打算将产品销往珠江三角洲。
“廖熙丰是亭亮镇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一个典范,也是全镇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一个榜样。”宁明县亭亮镇党委书记黄永翔说。
“我们将在香猪肉制品上继续拓展,发展新产品,让‘骆越香猪’走进寻常百姓家,让大家的‘菜篮子’更加丰富。”展望未来,廖熙丰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