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临港新片区五周年:勇探制度新路,激发高质量发展

2024-08-27 23:06:43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冯妍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临港新片区)作为我国开放创新试验田,承担了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国家全方位高水平开放的历史使命。“临港新片区成立五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9.8%,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4.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3.4%,区域经济规模迈上了新台阶。”8月27日,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委常委、临港新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金山介绍了临港新片区五周年发展成就及经验。

陈金山说,临港新片区始终立足开放创新的核心使命,推动特殊经济功能加速孕育。“‘十四五’以来,临港离岸贸易规模年均增长128.9%,洋山特殊综保区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7.5%,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年均增长136.3%,企业外币收支规模年均增长52.5%。”

临港新片区勇于试制度、测压力、探新路,在“新”字上做文章,敢想办法、敢于实践。例如实施缩短“居转户”年限、重点机构符合条件的人才可以直接落户,同时推出扩大技能人才引进目录、微调人才购房政策等一揽子人才政策,五年来累计引进人才约10万人,年均增长97%。临港还重点聚焦跨境数据、跨境金融、高能级航运服务等领域,开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压力测试。五年来临港新片区出台各类政策330余项,初步建立起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以及信息便捷联通等开放型制度体系,累计形成突破性创新案例138个,其中全国首创案例70个。临港新片区还落地多个“国内首单”业务,如以人民币结算的国产飞机跨境租赁、外资班轮出口流向沿海捎带、绿色甲醇燃料“船对船”加注等,较好发挥了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和上海经济发展“增长极”作用。

完善的产业发展体系对临港经济发展也有巨大贡献。临港新片区以强化科技创新为抓手,推进产业快速集聚发展,在产业和信息化方面不断改革创新。五年来,华师大滴水湖国际软件学院、香港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等高水平机构和科创平台相继落地,高新技术企业从254家增至1493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四大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4.1%。累计签约前沿产业重点项目超570个,涉及投资额超6200亿元。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宏韬介绍,临港新片区紧紧抓住“链主”企业对产业链的核心带动作用,通过大力引入相关产业链主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例如以整车为牵引,集聚了特斯拉、上海汽车等多家“链主”企业,吸引了20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临港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年产值突破3200亿元,且发放了全国首批无驾驶人路测牌照,累计测试里程超27万公里。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