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吴叶凡
8月25日是全国第八个残疾预防日。21日,记者从第八个残疾预防日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顺利实施,任务完成情况良好,部分任务指标已实现2025年目标值。
202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主要行动包括:包括残疾预防知识普及行动、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防控行动、疾病致残防控行动、伤害致残防控行动、康复服务促进行动。
中国残联康复部副主任冯力介绍,2023年,在国务院残工委有力指导和组织协调下,各地、各部门认真组织实施《行动计划》,残疾预防主要行动进展顺利。
例如,在防控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方面,相关部门通过加强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印发《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2023—2027年)》,推进覆盖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和儿童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网络建设,进一步提升出生缺陷防治和发育障碍早期干预水平。数据显示,全国婚检率达76.5%,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96.9%,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4.5%,产前筛查率达91.3%,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和听力障碍筛查率分别达99.0%、98.7%,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4.3%。
在防控疾病致残方面,冯力介绍,相关部门通过加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印发《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持续开展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项目、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达60%以上。相关部门还开展耳与听力健康服务能力建设,推动防盲治盲、防聋治聋工作;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开展全国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实施国家免疫规划;推进全国碘缺乏病、大骨节病等重大地方病监测全覆盖。